民事糾紛關于侵權的問題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7條規定:“民法通則實施后,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二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八年后至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已的權利被侵害的,或者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一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九年后至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已的權利被侵害的,提起訴訟請求的權利,應當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內行使,超過20年的,不予保護。”由此規定看,應著重認識到此20年時效期間的適用前提是權利人不知或不應知權利已受侵害。若權利人在此20年的期間內任何一個時間已知或應知權利受到了侵害,則此時效便不適用20年的規定,而轉為適用2年的一般時效規定或其他法定的特別時效的規定。 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為對其他訴訟時效期間之限制也。與其他訴訟時效期間相較,最長訴訟時效期間有客觀的起算時點,即從權利成立(“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長度為二十年;而其他訴訟時效期間則涉入當事人之因素,即從權利可行使時起計算,長度則遠短于二十年。最長訴訟時效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民139)、中斷(民140)的規定,但適用訴訟時效期間延長的規定。唯因最長訴訟時效期間仍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其他規定(如民138),故不能將之簡單等同于除斥期間。此文所稱之“訴訟時效期間”,如無特別說明,均不包括最長訴訟時效期間。 《民通意見》第167條規定:“民法通則實施后,屬于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二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八年后到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或者屬于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的一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九年至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提起訴訟請求的權利,應當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內行使,超過二十年的,不予保護。”第175條第2款規定:“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延長的規定,不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 原問題:《民事侵權問題》回復于 2022-05-24 21:51:07
相似問題解答
關于民事糾紛的問題
就你所述,該鄰居的行為屬故意毀壞財物;而故意毀壞財物的行為,應以財物價值的大小和是否有其他嚴重情節,區分為民事違法或刑事犯罪。如果被毀壞的財物價值達5000元以上(含5000元),或者糾集三人以上共同毀壞財物,或者三次以上毀壞財物均構成犯罪您好,關于商標侵權的問題
你好。你所說的這種行為屬于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號的情形,尤其是“海爾”作為馳名商標,法律對其保護力度更大。是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我國商標法第52條、若干解釋第一條對此有具體規定。 有侵權的,因為你的公司名稱完整關于民事糾紛的問題
說具體才能回答你的!民事糾紛侵權案件的律師
民事案件自己肯定是處理不好的,如果是欠錢的話應該有收據或是欠條類的證據,一定要保存好,重慶這邊的推 薦優浩律師事務所的,因為專業的人員處理更加有效,更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原問題:《民事糾紛案件哪個律師好》專利侵權訴訟 關于專利侵權訴訟的事情-被告
專利侵權訴訟的被告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往往做出以下抗辯:被告辯稱其實施的技術是通過技術轉讓合同從第三人處合法取得的。此抗辯理由不屬于對抗侵犯專利權的理由,只是承擔侵權責任的抗辯理由。 技術轉讓合同的受讓方按照合同的約定實施受讓技術,侵犯他人專利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法律條文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