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糾紛問題與兒子發生爭執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在介入時,家長要注意方式、方法。通過孩子的一次爭執(或打架),要讓他(她)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共存的;與他人共處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在遇到不同意見時,要學會傾聽,不要成為專制者,更不要因為有不同意見就進行爭執或進一步發展成為打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方法有許種,而爭執(或打架)是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中最不可取的一種。而通過交流使彼此達成共識,在雙贏的狀態下產生的結果才是最佳的結果。其次,1歲多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剛剛萌芽的時期,他們雖然話還說不完整,卻往往會拿著玩具說:是寶寶的。由于在家中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無形中就會讓他們顯得比較獨。因此,當他們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時,難免會發生爭搶玩具等現象。面對年齡這么小的孩子,家長只講大道理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那些道理。他們只知道:為什么在家里什么都是我的,而到了外面就不行了呢?這時,家長可以先用別的玩具或者其他東西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帶孩子回家之后,家長再慢慢引導孩子。家長可以把自己當作孩子,和兒子(或女兒)一起玩兒,這樣可以避免孩子養成獨霸的行為習慣。再次,孩子之間發生爭執時,請家長不要當眾訓斥孩子,這樣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自卑的陰影。而且,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為舉動,如果家長用暴力的方式來對待他(她),反倒會在無形中加強孩子思維中攻擊性的烙印。小朋友之間打打鬧鬧是常有的事情,媽媽不必過于緊張,要幫助寶寶培養正確的態度與處理方式。相信在經歷了數不清的糾紛、爭執的教訓之后,寶寶會逐步適應,有所收獲的。獲得心理平衡寶寶受到欺負后心里會很不舒服,立即就想討回損失,因此動手,這是一種自衛心理。 當個小紳士 面對爭執,爸爸媽媽首先應正確評估事情的性質,不要看不得寶寶受委屈、流眼淚。要讓他學會處處謙讓,不為小事斤斤計較,這樣反而會讓他在同伴中獲取信任與好感,贏得更多的友誼。 學會主動道歉一旦發生爭執、糾紛,爸爸媽媽要及時幫助寶寶調整情緒,舒緩緊張、沮喪、憤怒的心情。待他平靜下來,再與他談話,讓他認識到,不管對錯,只要動手就不對。比如,媽媽可以對先動手的寶寶說:我知道你有委屈,可的確是你先把人家推倒的,這就是你的不對。去跟小朋友道個歉,好嗎?你們還是好朋友。 制止攻擊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毆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擊行為可追溯到幼兒期。因此,對寶寶在爭執中出現的攻擊行為爸爸媽媽必須堅決制止。不能慫恿寶寶施以拳腳,更不能親自出馬為寶寶討公道。 在爭執中成長爸爸媽媽既不要以好孩子不哭,來制止寶寶委屈流淚,也不要用堅決站在寶寶一邊來強化他的痛苦與仇恨。壓制和縱容都不可取。 爭執,是孩子必修的一門功課,是相互學習、相互適應、提高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由此,寶寶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爸爸媽媽完全可以用豁達的心態看待爭執,引導寶寶在爭執中學會交往,運用智慧解決問題。 原問題:《孩子與孩子發生爭執怎么辦》回復于 2022-12-15 19:49:48
-
相似問題解答
家庭矛盾與婚姻問題
你好,具體什么問題?如果您想獲得更加詳細的服務,可以購買我的電話咨詢。家庭糾紛與房產糾紛
在民商事糾紛爭議解決途徑中,訴訟和仲裁是我國兩種不同的司法程序,兩者在程序上大體相同,但因管轄機關不一樣,形式上會略有不同。首先是受理管轄,仲裁的管轄機構是各仲裁委員會,一件糾紛若要適用仲裁管轄的前提是雙方必須存在約定有效的仲裁條款,也就是家庭糾紛問題!!!!!
你好,具體什么事?可以進一步溝通。問下家庭糾紛問題
粗心大意的兒子,遇到了火爆不講理的爹,再加一個糊涂的媽。你父親是領導?那就難怪對你意見那么大了,如果是領導,在單位的時候除了上級能說他兩句,如果領導當的時間長了,有的上級都會給幾分薄面,而下級更不可能去惹他生氣,更不可能和他頂嘴了。也只能怪家庭矛盾糾紛問題
1.處理家庭內部矛盾不可有失偏頗。 2.寬容忍讓 家和萬事興。 3.支持、諒解比什么都重要。 4.對家庭成員都充滿愛心,家庭一定能和睦幸福。 5.克制自己,就可以避免好多爭吵。 6.面對尖銳矛盾時,貴在及時處理和妥協。 7.夫妻相關法律條文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