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絡造謠了該怎么辦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加強主流文化建設。網絡謠言是一種文化現象,其本質是腐朽的、低級的、破壞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眾的、良性的文化。有學者認為,謠言與語言同時誕生。從這個意義上看,謠言是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現象。然而,網絡謠言雖然是一種文化現象,但其本質是腐朽的、低級的、破壞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眾的、良性的文化。當主流文化比較占據優勢的時候,謠言就會自生自滅;當主流文化處于不均衡的狀態時,謠言就會泛濫。加強主流文化建設,要倡導政府誠信行政,誠信開展公共服務;要求政府官員說實話,說真話。用正氣壓倒邪氣,用實實在在的言行粉碎一個個的謠言。時間長了,造謠者沒有市場,謠言也就沒人相信。 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時發布政府及公共事務、突發事件信息,用正確的信息抵制謠言。當前,各地各部門在加強網站建設上動作很大,但是在維護網站上跟進不平衡。尤其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網絡管理為平臺,整合政府職能資源,形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履行職能解決問題、及時回復問題的機制很不夠。有的職能部門甚至對焦點問題、熱點問題、敏感問題順其自然,不處理不回復,漠視網民關懷,導致官方無聲,謠言橫流。因此,在政府大量公共管理事物、公務活動中,制度性的及時發布政務信息,及時回復網民問題,是防控謠言的重要手段。 完善公民網絡行為法律制度。網絡的虛擬性及相關法律創立的滯后性,刺激了一些網絡謠言的制造者、傳播者的僥幸心理。網絡謠言的制造者、傳播者穿上馬甲,就如入無人之境,肆意制造謊言,混淆視聽,誤導網民,禍害網絡。因此,在網絡謠言被發展到網絡“核武器”的時代,以保護公民言論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論自由與造謠中傷的界限、言論自由與侵犯他人隱私的界限、虛擬空間與現實生活法律責任的界限,完善法律對網絡謠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規范,非常必要,非常緊迫。 加強互聯網技術應用管理創新。網絡的虛擬性增加了網絡謠言防控的難度,也是防控、治理網絡謠言的瓶頸所在。互聯網技術領域要加快開發創新力度,建立網絡謠言監測形成機制、篩選確認制度、破壞評估制度、整合相關職能機構調查處理制度、處理后反饋制度,形成及時發現網絡謠言、及時處置網絡謠言、及時辟謠機制,對網絡謠言內容本身及時正本清源,對網絡謠言的發布者、傳播者的處理及時公布于眾,接受社會監督。要加強對網站的管理創新,完善網站行業自律制度,提高網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提高網站識別、管理、懲戒網絡謠言的能力和水平,在網民中開展誠信發言、抵制謠言等互動活動。 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在社會轉軌時期,深入開展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全面提升公民素養,強化公民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自律意識,尤為重要。凈化官風、淳樸民風,從我做起,人人自律,才能從根本上抵制、防控網絡謠言的泛濫。 原問題:《如何應對網絡謠言》回復于 2022-11-20 13:39:51
相似問題解答
你好被造謠了該怎么辦
這種情況下建議及時報警處理網絡造謠污蔑他人
有什么能幫助你的嗎在學校被造謠怎么辦
大膽一點,去交幾個朋友,我呢,自來熟在學校認識的人還可以,就是開學的時候我同學他們玩真心話大冒險,逼著我去表白一個人,我們班的,然后吧,表白了,我跟那個人說是真心話大冒險,他不信,我也沒理他,最后吧,他還造謠我是出去買的,做雞的,我呢,就當網絡主播造謠傳謠
這要看你造謠的主體是個人名譽還是社會危害。1、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2、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被惡意造謠怎么辦
如果他人惡意毀壞名聲,造謠說壞話,直接影響到個人名聲的,可用法律手段解決,這種情況屬于捏造事實,編造散布虛假信息,屬于誹謗罪。 但是在刑法上屬于自訴案件,也就是必須受害人自己去法院起訴,法院才受理,公安機關是不干涉的。建議收集證據,直接去相關法律條文
相關合同范本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