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所有權的問題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xù)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前財產 婚前財產是指在結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經取得的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管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是有形財產還是無形財產,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護。 [編輯本段]相關法律規(guī)定及理解 在我國早期的婚姻法等相應法規(guī)中,對婚前財產未作規(guī)定,默認結婚后所有財產為雙方公共財產。但經修改的婚姻法中規(guī)定婚前財產屬夫妻之一方所有,相關規(guī)定如下: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引者注:此處十七、十八條即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財產多數情況屬共有,婚前財產及其它一些符合條件的屬一方所有)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在理解婚前財產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1、判斷是否屬于婚前財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實際占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后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后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 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xù)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guī)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司法解釋規(guī)定婚前財產只要經夫妻共同使用、經營、管理并經過一定期限就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既不符合婚后所得共同制的原理,也不符合所有權取得的理論,而且有超越司法解釋權限之嫌。修正后的婚姻法沒有采納這一司法實踐中的做法,第18條第1項明確規(guī)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xù)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于前一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相抵觸,因而應以新的司法解釋為準。 3、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編輯本段]相關法理分析 1、法律對一般婚前財產的原則性規(guī)定 我國婚姻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y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第十九條規(guī)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guī)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xù)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可見,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財產遵循的是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從法定。 2、何為“婚前”?何為“婚前購房”? 婚前房產的確認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一是“婚前”到“婚后”的時間點;二是“購房”時間點,即什么時候開始視為購買房產成功。 對于前者,答案很簡單。即夫妻雙方自領取《結婚證》之日可視為“婚前”到“婚后”的時間點,而其他諸如訂婚、舉行婚禮等時間點都不具備法律上的意義。 對于后者,比較困擾,在購房一系列的過程中到底哪個才是“購房”時間點?例如:在婚前簽了購房合同,付了首期款,婚后才進行按揭貸款,并辦了《房產證》,那哪個才是“購房時間點”? 有人認為,鑒于房產在法律上屬于不動產的范疇,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購房人真正獲得所購房屋所有權的時間點為辦理完房屋的過戶手續(xù)并取得《房產證》之日。因此,認為獲得房屋產權證書之日為即為“購房”時間點。還有人認為,判斷這一問題關鍵是看房價款是在婚前以個人財產支付,還是婚后以共同財產支付的。 實際上,上述觀點在理解“購買”這一概念時過于狹隘了,因此由此得出的結論也有失偏頗,考慮到購房的目的性以及購房整個過程的關聯(lián)性,應當以簽訂購房合同的時間為“購房”時間點,簽訂合同時最能反映“購房”這一行為的性質。 3、“共同還貸”如何補償對方? 婚前個人所購房屋為個人財產已確定無疑(以取得房產證為準),然而如果是婚后夫妻共同償還的貸款,難道不會對房屋的所有權產生任何影響么?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在償還完所有貸款前,應當將房產權分時段分割為婚前婚后兩部分,婚前個人支付的房價款獲得相應比例的婚前房產權益,這屬其個人財產;而婚后雙方共同償還銀行貸款獲得婚后房產權益,這部分是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前先要弄清楚其中的法律關系,簡單地說,購房者與賣房者是房屋買賣關系,而購房人與貸款人則是房款借貸關系。當購房人與賣房人簽訂了購房合同,并在找貸款人借到了錢,同時也辦理了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雙方都已經履行完了合同義務,雙方已經結束了購房合同的關系。在此之后,購房人向貸款人償還借款的行為,屬于購房人與貸款人因貸款行為而產生的債券債務行為,并不影響所購房屋所有權的歸屬。 買房人買房行為得到了房產所有權是屬于物權,還貸行為是屬于債權法律關系,物權優(yōu)于債權,所以婚后共同還貸的行為不能造成房產所有權的變更,且房產作為不動產,其所有權變更必須經過房產部門的登記公示程序,才能產生法律效力,婚后共同還貸的行為只能產生債權債務的法律關系,也就是說在婚后還貸的行為中你也出了一半的財力,所可以就婚還款的一半主張由欠款一方補償。 原問題:《關于房屋所有權的問題》回復于 2023-02-13 20:43:35
相似問題解答
遺產繼承和房屋所有權歸屬的問題
屋遺產的繼承在繼承程序上和別的財產并無區(qū)別: 1,被繼承人生前留有遺囑的,以遺囑為準;沒有遺囑的,按法定繼承; 2,被繼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都是法定的第一序位繼承人; 3,各同一序位繼承人之間,原則上均分遺產; 4,如果發(fā)財產分割,房屋所有權
你的問題好混亂。 首先,按你的說法,你奶奶承租的房子是公房,你們都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所以不能對此公房進行房產的分割。你奶奶作為承租人,如果她去世后,生前與她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你們一家人作為共同居住人房屋所有權糾紛
你要贏這個官司要具備三個條件1:你與原房東簽定過合同(哪怕是手寫的),合同內明示房屋地址,面積,價格等等信息。2:你已付清房款,有銀行打款憑條或者對方開給你的收據。3:現(xiàn)在這個拿著房產證來找你的人手上的房產證辦理日期是在你與原房東簽定合同之農村房租所有權問題
農村房產所有權怎么認定:農村房屋的所有權認定是要結合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屬來確定,因此房屋所有權人必須是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人,同時也是房屋的建造者。當然,后續(xù)農村房屋繼承后的情況則另行認定。即房屋所有權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宅基地使用權人(土地房屋所有權歸誰
應該歸王家。因為土地轉讓需要經過發(fā)包方同意,現(xiàn)無充分證據證明王家把土地轉讓給了張家,也沒有經過發(fā)包方同意的證據,因此,該土地在法律上的承包經營權仍屬于王家。 原問題:《土地所有權到底歸誰?》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法律條文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xù)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tài)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xiàn)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yè),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