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運城市委辦公廳、運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的意見
2025-08-02 16:58
319人看過
流動人口
部門
人口
中共運城市委辦公廳、運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的意見(運辦發〔2008〕37號)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
中共運城市委辦公廳、運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的意見
(運辦發〔2008〕37號)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中央《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國務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精神,創新我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機制,改進和完善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維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合法權益,全面加強我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職責,建立部門協調共管機制??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和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流動人口大量增加,這有利于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同時也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中,要加強領導,明確職責,成立專門領導組,建立協調共管機構。要按照中央《決定》和相關文件的要求,堅持以流入地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按照統一管理、優質服務的要求,積極探索不同類型的區域協作模式,創新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形成黨政領導統籌協調、各部門密切配合、流入地和流出地互動互補的“一盤棋”格局,統籌解決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問題。??
各級各部門要做到齊抓共管,落實以下職責:??
黨委、政府:在每年研究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時要將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列入重要內容。??
綜治: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作為年度綜合治理責任制的重要內容,牽頭并協調組織各相關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人口和計劃生育:監督檢查國家關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協助黨委、政府組織、協調、督促、推動各有關部門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政策法規。??
公安:在辦理外來人口(18-49周歲)《暫住證》時,應核查其經現居住地鄉(鎮)或街道計劃生育部門查驗過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對未持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應暫緩辦理。??
工商:在為其辦理(18-49周歲)《工商營業執照》時,應核查其經現居住地鄉(鎮)或街道計劃生育部門查驗過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對未持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應暫緩辦理。??
財政:應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在核定本地區計劃生育工作經費時,應包含外來流動人口管理和技術服務等經費。??
建設:應按照“誰用工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誰出租誰負責”的原則,負責所管部門行業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
民政:充分發揮社區基層組織在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中的作用,在辦理婚姻登記、收養登記等手續時,發現違法懷孕和生育者及時告知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并配合做好工作。??
衛生:在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窗口,制定具體管理措施,為流動人口已婚育齡群眾提供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技術服務。??
勞動和社會保障:在對勞動力市場管理上,應查驗其《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教育:在辦理流動人口子女入托、入園、入學時,應查驗《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統計:應將流動人口的數據作為年度抽樣調查數據之一,每年匯總流動人口相關數據,并向人口計生部門通報信息。??
二、強化措施,切實搞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根據中央《決定》提出的要求,要不斷完善我市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體系,將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納入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解決流動人口在就業、就醫、定居、子女入托入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要按照“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原則,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免費服務。把進城務工人員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經費納入市、縣財政預算。強化社區流動人口登記制度,實現流動人口信息適時變動。相關部門為流動人口辦理經商、務工、購房、租房、社會保障等手續時,應與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密切配合、互通信息。??
(一)流出地管理服務要求和措施??
1、從源頭上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工作。做好外出人員的宣傳、教育、培訓,落實避孕節育措施。??
2、為流動人口免費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3、配合流入地,及時提供、反饋流出人口相關信息。??
4、依法落實流出人口及其家庭應該享有的獎勵優惠政策。??
5、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加強對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家庭的上門訪視工作,幫助計劃生育留守家庭及子女解決實際困難。??
(二)流入地管理服務要求和措施??
1、要按照“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原則,將流動人口納入本地人口總數,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納入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的全局。??
2、把相關部門配合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職責落實情況納入人口目標管理責任范圍。??
3、由市、縣綜治辦牽頭,公安、工商、計生、建設、衛生、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參加,成立管理服務組織,確定專人參加,制定工作制度、職責、程序,形成聯合辦公,每季度至少要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情況。??
4、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的機構隊伍建設,人口計生部門要成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公室,解決好編制和人員配備,并落實相關待遇。??
5、對流入我市的流動人口,可以憑《流動人口婚育證明》享有國家政策規定的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項目免費服務,做到與戶籍人口享有同等的服務。??
6、完善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加強大中型企業人口計生工作領導,企業要按規模、職工家屬數量設置機構,配備人員,落實經費,明確職責,并通報情況。??
7、加強城市社區流動人口信息登記通報制度,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列入流動人口協管員工作職責。在流動人口集中的社區、企業、集貿市場等成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協會,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
利用政府及各部門信息網絡和資源,完善流動育齡婦女信息系統。充分利用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開展跨省或省內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與共享。建立科學合理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評估標準,研究建立目標管理雙向考核機制。??
三、認真考評,加大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督查力度??
進一步健全考核評估機制,改革考核方式,加大考核力度,明確各級、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在流動人口管理中的職責,并在年底對職責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各縣(市、區)要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進行考核評估,考核流出地辦證率,流入地的管理與服務情況。要通過督查、抽查來核實流動人口辦證率、持證率、驗證率、服務率、協查通報率、信函回復率,市將對以上指標考核結果納入縣(市、區)流動人口管理年終考核。對考核結果達不到規定指標的對計劃生育整體工作實行“一票否決”。??
各縣(市、區)要根據本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實際,結合本意見,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