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個人隱私!在網上傳播敗壞他人名義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展開全部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如果是客觀事實的話,只能算是“侵犯他人隱私”。你可以要求發布該信息的網站刪除有關內容,如果該網站不同意的話,你可以考慮”民事起訴”該人和該網站“侵犯他人隱私”,要求停止“侵犯他人隱私并要求民事賠償”。具體可以問問當地律師。 原問題:《用客觀存在的事實在網上傳播毀壞她人的名譽也犯罪嗎?》回復于 2023-02-05 21:11:45
-
相似問題解答
侵犯個人隱私權
實施窺視、傳播的人肯定違法,侵犯他人隱私權。至于救濟方式,可以通過民事訴訟,也可以通過公安機關行政干預,問題嚴重時可以向公安機關舉報追究其刑事責任。從民事角度而言,受害人可以要求加害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如果由于加害人的行為致侵犯個人隱私權,
不能構成犯罪,也不能構成違法。只是一種道德與個人修養水平,當然你可以警告他。我國治安處罰法沒有太規定怎么處罰。但 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所以,你侵犯 泄露個人隱私
隱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我國《刑法》中并沒有侵犯隱私權的法律條款,但是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中有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對方拿著別人不足與外人道的私事或隱私公之與眾個人隱私權被侵犯
你男友的行為是非常卑鄙的,離開她算是你明知的選擇。他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輕者是侵權責任,侵犯了你的隱私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重者就要被追究行政責任,按照治安處罰法的規定,被處以罰款、拘留等;最重可以追究侮辱罪的刑侵犯個人隱私權,并把照片發到網上
原問題:《請問侵犯個人隱私權比如把別人的照片發到網上去請問要求對方能賠償多少錢》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