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沒有合同原件,只有照片可以做為證據嗎?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根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而證據合法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即:(一)證據的收集主體必須合法;(二)證據的表現形式必須合法;(三)證據的收集程序必須合法;(四)證據內容經過法定程序審查。而有權進行取證的主體應包括三類人:第一類是隱私權利主體,權利人有處分自己權利的自由。如在婚姻案件中,于婚姻一方有過不正當關系的第三人所取的相關證據,該證據不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第二類是知情權主體,但是,在這兩類主體取證之后,應進入法律程序維權,向法庭出示,則不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如若在取證之后到處宣揚,或為達到某種敲詐、勒索錢財的目的,則另當別論,應由相關法律規制。第三類合法取證主體應是法律賦權主體,包括公安機關、法院等。無權主體則是沒有法律依據和正當理由:對他人隱私進行取證的主體。取證的手段對于有權主體在需要獲取他人隱私時,其采取的手段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第二,知情權是指自然人享有最大限度地知悉、獲取各種信息的自由和權利。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自己的個人秘密和個人私生活進行保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人格權。從該定義可以看出,隱私權是受法律保護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一種對隱私的保護。但是,是不是隱私即等同于隱私權,即所有的隱私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呢?隱私可以分為合法的隱私和非法的隱私。當公民個人的隱私觸犯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違反公序良俗時,即為非法隱私,不形成隱私權,不受法律保護。反之只有合法的隱私才能享有隱私權,也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在取證時,只要沒有侵害他人合法隱私則不構成對他人合法權益的俊害,其取得的證據只要符合證據的其他兩個屬性(客觀性和關聯性)即可作為定案依據第三,隱私權與知情權某種意義上存在著沖突,公民在享有隱私權的同時并不能侵犯相對人的知情權。比如在婚姻案件中,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有互相忠誠的義務,如丈夫在外與他人同居。該同居的事實對社會大眾構成隱私權,不可被侵犯,但其妻子應對其享有知情權。其妻子對該行為進行拍照取證,用以維權并不構成侵犯隱私權。綜合上述分析,若行使自己的知情權,且取得證據后用合法手段維權,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該證據合法有效,應該予以采納。 原問題:《沒有原件只有照片能作為證據起訴嗎》回復于 2022-05-23 12:29:36
相似問題解答
借條只有照片可以作為證據嗎
可以,但是還需要其他證據加以補充原告可以調取被告同法院的案卷證據做為證據馮
可以 但是要去法院申請調查令您好,我有合同糾紛案件,我被告人,原告有合同,而我被告手上沒有合同。原告去年上法院起訴我了。一審二審開庭當中,我被告要I求原告出示證據目錄上的證據,原告一直不出示合同原件,法官也不支持被告我看合同原件。這合法嗎
合同糾紛到法院起訴時可以暫時不向立案庭提交證據原件,只要提供復印件給法院即可。但是在庭審時,舉證質證環節就必須提交原件。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你好,請幫我,我是被告,己申請文書鑒定,但是原告沒有上訴的原件只有復印件,
一般不會采納對方證據的。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條 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原問題:《我是原告在法庭上被告提供書面證據復印件沒有》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