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賠償,被告原告都是未成年,這個賠償費用怎么清算的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案例:甲系未成年人,其與同為未成年人的乙玩耍時,造成乙的左眼球結膜撕裂。甲的父母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甲將乙的父母作為被告訴至人民法院,請求判令乙的父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乙的父母以自己不是適格的被告為由,請求判令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未成年人侵權案件,應由誰作為被告,在審判實踐和理論中存在著以下不同意見: 其一,未成年人雖然不具有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但具有民事訴訟權利能力,侵權行為是由未成年人實施的,被告也應該是未年成人,其父母應該作為他的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其二,誰承擔責任就由誰作為被告。由于未成年人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所以因未成年人侵權所產生的民事責任一般是由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來承擔的。如果在訴訟中將未成年人列為被告,判決未成年人承擔責任,而最后卻執行其監護人的財產獨角獸司法考網,這在理論中上是行不通的。因此,應把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直接作為被告,而不把未成年人作為被告。其三,將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筆者贊同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其一,將實施加害行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列為法定代理人不妥。從代理法律關系上講,代理人代理行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在未成年人侵權案件中,最終判令實施加害行為的未成年人的 法定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其內在邏輯明顯荒謬。獨角獸司法考網 其二,僅將實施加害行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列為被告不妥。 有觀點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沒有實施侵權行為的人依據轉承責任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承擔賠償責任,這時就應由承擔賠償責任的沒有實施侵權行為的人直接作為被告參加訴訟。比如說雇工在執行雇主交付的工作任務時造成他人損害的,就應由雇主承擔責任。轉承責任是義務主體對責任主體具有管理職能而對責任主體侵權行為所產生的損害后果承擔的賠償責任。轉承責任是一種特殊責任,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從主體上看,義務主體與責任主體不是同一人;2、從法律關系上看,在產生轉承責任的法律關系中,義務主體對責任主體具有管理職能,例如監護、雇用法律關系;3、從法律后果上看,義務主體為責任主體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未成年人侵權后為其承擔賠償責任,也屬于這種情形,故應由其作為被告參加訴訟。① 那么,未成年人責任主體在轉承責任訴訟中處于什么法律地位?不作為被告,其作為證人還是第三人?如果作為證人,其所作證言難以讓雙方當事人信服,難以讓法官采信;如果作為第三人,其相應的無民事訴訟能力,其父母已經作為被告參加訴訟,只有在其父母不能行使監護權的時候,方可由其他順序的監護人代為訴訟或委托他人代為訴訟,故不能解決其無相應民事訴訟能力的問題。一言概之:僅將未成年人的父母列為被告,不能處理好其訴訟地位問題。 其三,被監護人侵權責任的構成,包括第一階段要素,即被監護人侵權的事實行為、損害結果、行為與結果因果關系,和第二階段要素,即監護人對被監護人實施侵權的事實行為監護不力(以推定方式確定),將被監護人和監護人列為共同被告符合該責任本質。 原問題:《未成年人侵權案件如何處理》回復于 2022-12-23 01:26:47
相似問題解答
未成年打架怎么賠償民事賠償
未成年人打架,造成傷害,要根據案子情況定誰的過錯,就事論事,不能以品行不好而定。根據傷情負一定的法律責任,對未成年人法律規定只有減輕處罰,沒有不負責任的,作為監護人必須承擔民事責任,具體多少根據傷害程度,醫藥費的多少,損失程度,治療時間的長民事訴訟原告要求賠償多少就是多少么
法院判決了被告方賠償原告一定數額的賠償費用后,被告方不執行怎么辦? 0分 …… 自判決規定的義務人履行期限過期后,法人可以在6個月內、公民個人可以在1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原問題:《民事賠償,是不是原告索要多少錢,法院就判多少?》法院酌情原告賠償被告4萬,原告可以拒絕嗎
法院調解,一般都是考量了欠債人的償付意愿和能力的可行性,低于原告的訴求,以求最小的代價解決爭端。若原告拒絕調解、堅持起訴。則你的訴求即便得到了法院支持(寫入了判決書),但拿錢的過程會很漫長,最終能不能拿到?還不一定呢——我們經歷了太多這樣的原告隨意指認被告,被告可以要求原告賠償精神損失費嗎
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起訴處理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合同范本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