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能幫看看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律師回復
-
-
月幫助201720人【案情簡介】一位八十歲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癥 [1]和精神病,2007年,老人贈與其女婿的弟弟一些財產,其女婿帶受贈人對以上贈與辦理了公證,問:該贈與合同是否有效?若有效,該怎么處理?若無效,該怎么處理? 【案例分析】 根據本案所提供的有限信息,要判斷贈與合同的是否有效,要明確以下幾點: 1、老人的贈與行為是否發生在精神病期間;2、老人的女婿是否為老人的監護人;3、本案贈與合同公證的效力問題。 下面從贈與合同有效、無效兩個角度分析本案: (1)贈與合同無效分析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三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本案中,若老人的贈與行為發生在精神病期間,也患有老年癡呆,根據上述規定,老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故其贈與行為應屬無效。 贈與合同雖經過公證,但可以對該公證申請法院認定為無效。因此,綜合上述情況,贈與合同應認定為無效,涉案贈與的財產應歸還老人。 (2)贈與合同有效分析 本案中,①若老人的贈與行為沒有發生在精神病期間,或者老人得的是間接性精神病,該贈與行為發生在精神病未發作期間,且老年癡呆癥不至于使其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那么,老人的贈與行為屬于其真實處分自己財產的意思表示,本案的贈與合同應為有效。②若老人的女婿為老人的唯一法定代理人[2],“女婿帶受贈人對贈與合同進行了公證”,該行為可視為法定代理人(老人的女婿)對老人的贈與行為予以了追認(若在法定追認期一個月內),或者說法定代理人已同意老人的贈與行為,因此贈與合同由效力待定轉變為有效。贈與合同有效,那么受贈人(老人女婿的弟弟)對受贈財產擁有所有權。(完)[1]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特征性病理改變為β淀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丟失伴膠質細胞增生等。 [2]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原問題:《贈與是否有效?》回復于 2022-11-08 14:00:49
相似問題解答
可以幫忙看看合同是否有效嗎
無效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1雙方當事人地位合法2意思表示一致3不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這個合同中自愿做甲方奴隸違背了善良風俗而且合同的標的不可履行.當然您可以改為如再有此事情發生,為對方無償服務一輩子(服務內容清楚)這也不是有效合同 顯失公平. 原想讓看看合同是否正規
1、合同是否需要公證,常見的有兩種,一是不經公證不能進行實際操作的情況(注意:不是無效),例如房地產的贈與合同,需要公證以后才能過戶,不然贈與合同雖然有效,但房地產交易監管部門不讓你過戶;二是合同雙方當事人認為需要公證的,所以,你的問題主要你好,麻煩你看看我這合同有效嗎
具體是什么合同內容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法律條文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