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案件中有哪些法律依據?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展開全部首先,銷售數額足夠巨大的,或者說假冒的產品種類符合刑法分則第三章中具體規定的,或者造成了足夠嚴重后果的,就構成犯罪。那就觸犯了刑法。其次,就算沒有達到刑法的程度,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首先屬于欺詐行為,那就觸犯了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再次,根據假冒產品所屬的種類不同,會觸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或者產品質量法(當然,如果產品的種類屬于極個別的小眾物品,既不屬于消費型產品,也不屬于投資型產品,消法和產品質量法都管不到,或者說有其他專門的單行法管的,那就會觸犯專門的單行法,例如,農民購買的種子等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等,就有專門的單行法)最后,要考慮到這個假冒偽劣商品有沒有使用到別人專用的專利技術/實用新型設計/注冊商標/著作權。如果在假冒的時候,有侵犯到這些權益的時候,還會觸犯諸如《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法律 原問題:《假冒偽劣商品違反了哪些法律》回復于 2022-12-05 12:04:44
相似問題解答
職業打假 職業打假
自從“王*”一戰成名之后,“打假”似乎成為了一種新興的職業,他們被稱為“職業打假人”。他們往往采取“知假買假”的手段從商家處獲得假冒產品,然后通過與商家協商、去工商行政機關舉報或到法院起訴等手段獲得一定賠償。法律上“知假買假”者是否屬于消費工商投訴問題打假
不需要,打假實際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人投訴工商局受理后被動查處,另一種是工商局依職權主動查處。追問:請問家電之類的需要工商部門打假嗎?如果強行收費的話、該采取怎樣的措施?只要流通環節的工商局都可以依職權查處;如果你沒有違法,強行收費的話,買到假貨,維權打假
買到假貨如何維權可以參照下列內容:1、作為普通的消費者買到假貨如何維權如果是普通的消費者購買到假貨時,從質量、材質、性能、用途等方面便可以發現該商品和自己本來要購買的商品存在出入,即商家所提供的商品是存在質量瑕疵的,此時可以認為認定為經營者職業打假法院受理嗎,
行政罰款與刑事案件中的罰金,性質不同,如果是企業被以刑事案件的方式起訴到法院的,法院可以再次判處罰金,但已經給予企業的罰款,應當折抵相應罰金。法律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 1、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罪名庫
相關法律條文
相關合同范本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