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技術體制(YDN077-1997)(1)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技術體制(YDN077-1997)(1)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技術體制YDN077-1997(郵電部1998年2月5日)目次1.范圍2.引用標準3.縮略語4.網絡組成5.IP地址及域名6.網絡互通7.業務8.用戶管理9.信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技術體制
YDN077-1997
(郵電部 1998年2月5日)
目次
1.范圍
2.引用標準
3.縮略語
4.網絡組成
5.IP地址及域名
6.網絡互通
7.業務
8.用戶管理
9.信息源管理
10.信息導航
11.計費管理與結算
12.網絡管理
13.安全管理
14.服務質量
1.范圍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是由中國電信在公眾電信網基礎上,利用Internet技術組織、建設的;是統一管理的、面向國內用戶、以中文服務為主、提供多媒體通信服務的公眾通信網。
本體制規定了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的網絡結構、IP地址及域名分配;規定了各種多媒體通信業務及網絡管理;并對公眾信息檢索業務制定了用戶管理和信息源管理方法、用戶認證、計費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信息導航服務規范等。
本體制適用于組建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需要,是網絡規劃、工程設計、通信組織及業務實施的技術依據。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包括的條文,通過在本體制中的引用而構成為本體制的條文。在體制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體制的各方面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本體制引用的標準有:
ITU-TH.225(1997) 在質量不保證的局域網上的媒體碼流打包和同步
ITU-TH.261(1993) ρ×64kbit/s視聽業務的視頻編解碼器
ITU-TH.263(1993) 低比特通信的視頻編解碼
ITU-TH.323(1993) 不保證服務質量的局域網上的可視電話系統和設備
ITU-TG.723.1(1995) 用于多媒體通信5.3kbit/s和6.3kbit/s傳輸
雙速率語音編解碼
ITU-TG.729(1995) 使用共軛結構代數碼本――激勵線性預測碼的
8kbit/s語音編解碼
ITU-TT.101(1994) 可視圖文業務的國際互通
ITU-TT.120系列 關于多媒體數據會議的傳輸協議
ITU-TT.130系列 關于多媒體會議的實時信息的體系結構
ITU-TT.81(1992) 連續色調靜止圖像的數字壓縮和編碼――要求和指南
ITU-TT.82(1992) 圖像和音頻信息的編碼表示――先進的二值圖
像壓縮
ITU-TX.29(1993) 在分組裝/拆(PAD)設備和分組型DTE或另一
PAD之間交換控制信息和用戶數據的規程
ISO/IEC11172-1 運動圖像的編解碼
MPEG-1(1993)
ISO/IEC13818MPEG-2 運動圖像的編解碼
(1994)
ISO/IEC13818-6 數字存儲媒體命令和控制協議
DSM-CC(1994)
RFC 1597 用于專用Internet地址段
RFC 1701 一般選路封裝
RFC 1702 PV4網絡上的一般選路封裝
RFC 2138 用于規定在網絡接入服務器和認證服務器之間
傳送的認證、授權以及配置信息
RFC 2139 用于規定在網絡接入服務器和計費服務器之間
傳送的計費信息
3.縮略語
ATM 異步傳送模式
BGP 邊界路由協議
CGI 公共網關接口
CIDR 無級域間路由
CMIP 公共管理信息協議
DDN 數字數據網
DES 數據加密標準
DSS1 數字用戶信令1
DVMRP 多點同播路由協議
FTP 文件傳輸協議
HTML 超文本標識語言
HTTP 超文本傳輸協議
IETF Internet工程任務組
IGMP Internet組管理協議
IS-IS 中間系統-中間系統
ISDN 綜合業務數字網
L2TP 虛擬網隧道協議
NAS 網絡接入服務器
OSPF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PIM 協議獨立多點同播
POP3 郵局協議
PRI 基本速率接口
PSTN 公用電話交換網
PVC (半)永久性虛電路
RADIUS 撥號用戶遠程認證服務
RSVP 資源預留協議
RTP 實時協議
RTCP 實時控制協議
SHTTP 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
SMTP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NMP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TCP/IP 網絡互聯協議
UDP 用戶數據報
URL 統一資源定位
4.網絡組成
4.1 總體描述
(1)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向社會提供多媒體信息服務;
(2)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的網絡結構分為骨干網和省內網。骨干網是多媒體通信網的高速、骨干通路;省內網是多媒體通信網在各地區的組成部分,面向用戶接入和本地用戶互連。原則上,各省內網之間通過骨干網實現互連;
(3)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暫不設國際出入口局,國際業務通過CHINANET國際出入口局進出;
(4)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以TCP/IP為基本網絡互連協議;
(5)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應能與CHINANET及其它網絡互通。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多媒體通信網組成示意(圖略)
4.2 網絡結構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分為骨干網和省內網兩部分。網絡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多媒體通信網網絡結構示意(圖略)
4.2.1 骨干網
(1)骨干網指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的骨干網絡,作為多媒體通信網的骨干通道;
(2)骨干網暫由設置在北京、上海、沈陽、武漢、成都、西安、廣州和南京八大區中心的骨干節點組成,節點間采用全網狀連接。骨干節點的設置可根據業務發展進行調整;
(3)骨干網與各省內網直接相連,負責轉接各省內網的業務。各大區所屬的省內網除與本大區中心節點相連外,還應與另外一個大區中心節點相連。當條件不具備時,省內網可暫只與本大區中心節點相連;
(4)原則上,骨干網不直接連接信息源和各種服務器。
4.2.2 省內網
(1)省內網指各省、市、自治區組建的多媒體通信網,直接向省內用戶提供多媒體通信服務。省內網的組織應以便于用戶接入及業務的開展為原則;
(2)省內網由省內的網絡節點組成。節點的設置由當地電信主管部門根據各省、市、自治區實際情況決定;
(3)根據省內網網絡規模、節點數量、業務流量等因素,節點可分為匯接節點和一般節點。匯接節點之間原則上采用全網狀連接,一般節點將以不少于兩個方向的電路與匯接節點相連;
(4)省內網與骨干網的連接由省內網匯接節點與骨干網節點相連來實現。當省內網的匯接節點多于一個時,省內網需分別通過不同的匯接節點與骨干網連接;
(5)省內網各節點應配置多媒體通信網所需各種服務器并連接信息源,負責相關節點業務的轉接及用戶和信息源的接入。
4.2.3 自治域的設置
(1)骨干網設置為一個自治域;
(2)原則上,各省內網分別設置為一個自治域。
4.3 節點間連接方式
(1)骨干網內節點之間的連接采用ATM方式;
(2)各省內網內節點之間的連接采用幀中繼網提供的半永久虛電路(PVC)或采用DDN提供的專線電路。部分省當有寬帶業務需求時,可采用ATM方式;
(3)骨干網節點至各省內網匯接節點之間的連接視省內情況,可采用ATM方式或者采用幀中繼方式或者采用DDN提供的專線電路。
4.4 網絡節點的主要功能
4.4.1 網絡節點由配置的各種設備組成,是多媒體通信網的基本單元。
4.4.2 骨干網節點的主要功能
(1)提供與其它骨干節點的連接;
(2)提供與省內網匯接節點的連接;
(3)提供節點之間的路由選擇機制;
(4)轉發IP數據包;
(5)提供網絡的安全機制;
(6)提供相關業務的服務質量保證機制。
4.4.3 省內網節點的主要功能
省內網所有節點必須具備下述功能:
(1)提供與省內網其它節點的連接;
(2)作為省內網出入口的匯接節點提供與骨干節點的連接;
(3)提供節點之間的路由選擇機制;
(4)轉發IP數據包;
(5)提供網絡的安全機制;
(6)提供相關業務的服務質量保證機制;
(7)提供用戶接入業務功能;
(8)提供信源管理業務功能。
除上述功能外,在省內網的一個或某些節點要求提供以下功能:
(1)提供信息導航業務功能;
(2)提供用戶管理業務功能;
(3)提供計費管理業務功能。
4.5 網絡協議
4.5.1 網絡互聯協議
TCP/IP
4.5.2 路由協議
路由協議為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內各節點提供IP數據包的路由選擇機制,路由協議分為內部路由協議和外部路由協議。
(1)骨干網內:根據骨干網自治域的設置,骨干網內采用內部路由協議,例如OSPF或IS-IS等;
(2)省內網內:根據省內網自治域的設置,省內網內采用內部路由協議,例如OSPF或IS-IS等;
(3)骨干網與省內網之間:骨干網和省內網之間采用外部路由協議,例如BGP。
4.5.3 有關開展業務的網絡協議
針對多媒體通信網開展的業務(詳見第七章),網絡應考慮支持如下協議:
(1)實時及質量保證業務:RTP,RSVP;
(2)多點同播業務:IGMP,PIM,DVMRP;
(3)虛擬網絡:L2TP。
5.IP地址及域名
5.1 IP地址
5.1.1 IP地址分配原則
(1)采用CIDR及可變長子網掩碼技術,充分利用地址空間,提高地址的利用率;
(2)便于路由組織;
(3)兼顧近期需要和遠期發展,要有較好的擴展性。
5.1.2 IP分配方案
5.1.2.1 IP地址選擇
中國公用多媒體通信網采用由IETF的RFC1597文檔規定的保留IP地址,使用其中的10.0.0.0~10.255.255.255的A類地址段。
5.1.2.2 IP地址組織
(1)骨干網網絡占用前兩個B類容量地址。
(2)同一區域分配的IP地址盡可能連續。
(3)根據各地區的規模及發展情況,各省內網分配不同規模的IP地址。
a)分配6個B類容量地址的地區為:
北京、上海、廣東、湖北、江蘇、遼寧、香港。
b)分配5個B類容量地址的地區為:
陜西、四川、天津、重慶、浙江、福建、山東。
c)分配4個B類容量地址的地區為:
湖南、河南、河北、吉林、黑龍江、海南、廣西、山西、江西、安徽。
d)分配3個B類容量地址的地區為:
西藏、寧夏、新疆、青海、甘肅、貴州、云南、內蒙古。
(4)各省的網絡地址使用本省IP地址的前段。
5.1.2.3 省內網IP地址分配原則
(1)省內網IP地址分配參照骨干網IP地址分配實施方案。
(2)各省內網的網絡設備地址應從分配給各省(市、區)地址塊的開始起進行分配。
(3)省內網各節點依次分配一定的地址塊,地址塊的大小取決于該節點網絡的發展情況和潛力。
(4)各省內網宜在地址后部留出一段地址作為備用。
(5)各省內網的IP地址包括該省建設寬帶網時所使用的IP地址。
5.1.3 IP地址分配
10.0.0.0-10.1.255.255 骨干網IP地址分配
10.2.0.0-10.7.255.255 北京 (6B)
華北
10.8.0.0-10.9.255.255 保留地址
10.10.0.0-10.14.255.255 天津
10.15.0.0-10.16.255.255 保留地址
10.17.0.0-10.20.255.255 河北
10.21.0.0-10.22.255.255 保留地址
10.23.0.0-10.26.255.255 山西
10.27.0.0-10.28.255.255 保留地址
10.29.0.0-10.31.255.255 內蒙古
10.32.0.0-10.33.255.255 保留地址
10.34.0.0-10.39.255.255 遼寧
10.40.0.0-10.41.255.255 保留地址
10.42.0.0-10.45.255.255 吉林
10.46.0.0-10.47.255.255 保留地址
10.48.0.0-10.51.255.255 黑龍江
10.52.0.0-10.53.255.255 保留地址
10.54.0.0-10.59.255.255 湖北
10.60.0.0-10.61.255.255 保留地址
10.62.0.0-10.65.255.255 湖南
10.66.0.0-10.67.255.255 保留地址
10.68.0.0-10.71.255.255 河南
10.72.0.0-10.73.255.255 保留地址
10.74.0.0-10.79.255.255 江蘇
10.80.0.0-10.81.255.255 保留地址
10.82.0.0-10.86.255.255 山東
10.87.0.0-10.88.255.255 保留地址
10.89.0.0-10.92.255.255 安徽
10.93.0.0-10.94.255.255 保留地址
10.95.0.0-10.100.255.255 上海
10.101.0.0-10.102.255.255 保留地址
10.103.0.0-10.107.255.255 浙江
10.108.0.0-10.109.255.255 保留地址
10.110.0.0-10.114.255.255 福建
10.115.0.0-10.116.255.255 保留地址
10.117.0.0-10.120.255.255 江西
10.121.0.0-10.122.255.255 保留地址
10.123.0.0-10.128.255.255 廣東
10.129.0.0-10.130.255.255 保留地址
10.131.0.0-10.134.255.255 海南
10.135.0.0-10.136.255.255 保留地址
10.137.0.0-10.140.255.255 廣西
10.141.0.0-10.142.255.255 保留地址
10.143.0.0-10.147.255.255 四川
10.148.0.0-10.149.255.255 保留地址
10.150.0.0-10.154.255.255 重慶
10.155.0.0-10.156.255.255 保留地址
10.157.0.0-10.159.255.255 貴州
10.160.0.0-10.161.255.255 保留地址
10.162.0.0-10.164.255.255 云南
10.165.0.0-10.166.255.255 保留地址
10.167.0.0-10.169.255.255 西藏
10.170.0.0-10.171.255.255 保留地址
10.172.0.0-10.176.255.255 陜西
10.177.0.0-10.178.255.255 保留地址
10.179.0.0-10.181.255.255 甘肅
10.182.0.0-10.183.255.255 保留地址
10.184.0.0-10.186.255.255 青海
10.187.0.0-10.188.255.255 保留地址
10.189.0.0-10.191.255.255 寧夏
10.192.0.0-10.193.255.255 保留地址
10.194.0.0-10.196.255.255 新疆
10.197.0.0-10.198.255.255 保留地址
10.199.0.0-10.204.255.255 香港
10.205.0.0-10.253.255.255 保留地址
10.254.0.0-10.254.255.255 寬帶骨干實驗網(1B)
10.255.0.0-10.255.255.255 保留地址
5.2 域名
5.2.1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在骨干網內設置頂級域名服務器,在省內網設置省內網域名服務器。
5.2.2 域名系統組成
(1)域名空間和資源記錄;
(2)域名服務器;
(3)解析器。
5.2.3 域名分配
(1)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目前已申請了二級域名為cninfo.net和169.net。網內用戶、信息源、域名服務器等的域名均應在cninfo.net下,網內路由器的域名均應在169.net下。
(2)各種域名分配原則
a)網內路由器域名:網內路由器域名均在169.net下,域名格式為:
多媒體通信網骨干網:
(port)-R(n)-B-(city)(m).169.net
其中,(port):路由器端口類型及編號;
(n):同一安裝地點的路由器編號;
B:表示此路由器端口屬于骨干網;
(m):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安裝地點;
(city):網絡節點所在省及城市,如廣州為gdgz。
多媒體通信網各省內網:
(port)-R(n)-A-(city)(m).(province).169.net
其中,(port),(n),(m)意義同上;
A:表示此路由器端口屬于省內網;
(city):網絡節點所在城市;
(province):網絡節點所在省。
b)信息源及用戶域名:域名均在cninfo.net下,第三級域名為各省名或各機構、企業名。第三級域名由電信主管部門統一管理,三級以下域名由三級域名擁有者自定。
(3)域名中省、市、自治區的縮寫遵照《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執行。
5.2.4 域名解析方式
(1)頂級域名服務器原則上負責解析到第三級域名,第三級以下域名由各省內網域名服務器負責解析;
(2)采用多媒體通信網的保留地址,但域名不由多媒體通信網分配的信息源,可由多媒體通信網域名服務器為其解析域名。
6.網絡互通
6.1 與CHINANET網絡互通
6.1.1 互通方式
多媒體通信網與CHINANET之間通過網關實現互通,網關一側與多媒體通信網相連,另一側與CHINANET相連。如圖3所示。
圖3 多媒體通信網與CHINANET互通(圖略)
通過設置網關,可以實現多媒體通信網網外有權用戶(詳見8.3)和CHINANET及國外Internet用戶的互訪。
6.1.2 網關設置
網關設置在各省、市、自治區多媒體通信網內。原則上,網關只設置在省內網省會城市節點。必要時在同一地點也可設置網關備份。
6.1.3 網關IP地址分配
網關在多媒體通信網一側使用的保留IP地址由各省多媒體通信網進行分配,網關在CHINANET一側使用的公開IP地址從各省CHINANET的IP地址中分配。公開IP地址應為連續的地址塊并有足夠的容量。
6.1.4 網關功能
網關至少具備以下功能:
(1)IP地址轉換
網關完成其所連接的網絡兩側的IP地址轉換,轉換模式應包括動態轉換和靜態映射,這種過程應對業務透明。
(2)防火墻功能
網關應具備防火墻功能,包括基于傳輸層和網絡層過濾的訪問控制等。
6.1.5 互連路由特性
經網關互連形成的通道的路由特性相對于兩側網絡來講,均應是直接目的路由,不提供能導致穿越作用的路由信息。
6.2 與160信息網互通
(1)多媒體通信網省內網節點,可以與本地160信息數據庫互連,160信息庫作為一個外部信源入網;
(2)各160信息臺,可以開設多媒體通信網信息檢索人工臺。
6.3 與國內其它信息網互通
多媒體通信網可以與國內其它信息網通過網關互通,如圖4所示。
圖4 多媒體通信網與其它信息網互聯(圖略)
(1)其它信息網使用由多媒體通信網分配的IP地址,不需設置網關;
(2)其它信息網使用公開IP地址,設置網關進行地址轉換;
(3)其它信息網使用保留IP地址,設置網關進行地址轉換。
7.業務
7.1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的業務定位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旨在為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通信支持,中國公眾多媒體網向政府、企業、商業、教育、醫療、福利等社會各行業提供各類多媒體信息服務和通信手段。
(1)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中的業務,近期以窄帶的多媒體信息檢索業務為主;
(2)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也可開放多媒體會議業務、多媒體視頻檢索業務、多媒體視像業務等;
(3)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中可建立固定IP的虛擬專用網和撥號虛擬專用網;
(4)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為信息服務商提供網絡承載業務;
(5)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也可提供數據中心業務。
7.2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提供的業務
7.2.1 多媒體信息檢索業務
(1)基本技術
基于Web技術,為了增強多媒體檢索的功能,采用JAVA、CGI等技術,以適合各種場合的需要。
(2)協議及標準
通信協議:HTTP。
(3)多媒體信息檢索業務可應用于:全國電話號碼簿(黃頁、白頁),電信業務費用查詢,電信業務查詢,文化教育,課程培訓,餐飲旅游,文化娛樂,情報檢索,圖書資料,新聞,體育,商品信息,經濟情報,專家系統,法律,法規,廣告等。
7.2.2 科學計算及信息處理業務
(1)基本技術
利用異地主機的FTP文件交換或用Telnet仿真終端接入,完成遠程異地科學計算及信息處理。
(2)協議及標準
通信協議:FTP,Telnet。
(3)科學計算及處理業務可應用于:翻譯業務、軟件共享業務、遠程計算機輔助設計業務等。
7.2.3 電子郵件
(1)基本技術
利用電子郵件技術。
(2)協議及標準
通信協議:SMTP,POP3。
(3)電子郵件業務可應用于:接收信件、發送信件、文件轉發等。
7.2.4 事務處理
(1)基本技術
基于Web技術,以及利用JAVA、CGI等技術,完成事務處理工作。為了保證事務處理的安全性,將采用數字簽名技術和文件完整性保證技術。
(2)協議及標準
a)通信協議:HTTP,X.29,SHTTP;
b)可視圖文業務互通協議:T.101。
(3)事務處理業務可應用于:股票行情查詢和交易業務、證券行情查詢和交易業務、外匯行情查詢和交易業務、各種訂票業務、客房預約業務、房地產交易業務等。
7.2.5 多媒體會議業務
(1)基本技術
基于TCP/IP的會議業務。由于LAN上業務質量得不到保證,因而圖像編碼和語音編碼都要尺度可伸縮的。為保證實時及同步的要求,實時信息(視頻音頻)用RTP、RTCP、UDP協議棧,數據信息用TCP協議棧。為了進一步保證一定的質量,要有一定的信道帶寬預約機制。
(2)協議及標準
a)通信協議:H.323,H.225,RTP,UDP,HTTP;
b)服務質量協議:RSVP;
c)語音編碼協議:G.723.1,G.729;
d)圖像編碼協議:H.263;
e)多點會議協議:T.120系列、T.130系列。
(3)多媒體會議業務可應用于:虛擬專網中的多媒體會議業務、公眾多點多媒體會議業務等。
7.2.6 多媒體信息點播業務
(1)基本技術
利用Web技術進行點播,用視像技術及相應數據庫技術進行播放。
(2)協議及標準
a)通信協議:HTTP;
b)圖像編碼協議:MPEG-1,MPEG-2,JPEG。
(3)信息點播業務可應用于:新聞點播、游戲點播、卡拉OK點播、音樂點播、影視點播、準影視點播等。
7.2.7 電子商務
(1)基本技術
基于Web技術,以及利用JAVA、CGI等技術,完成電子商務業務。為了確保電子商務要求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將采用一定強度的加密技術,以滿足信用卡等金融交易的需要。
(2)協議及標準
通信協議:SHTTP
(3)電子商務業務可應用于:房租、水、暖、電收費業務,電信收費業務,市政收費業務,各種罰款收費業務,電子銀行,電子稅務,電子購物,電子商品交易市場。
7.2.8 虛擬專網
(1)基本技術
利用隧道傳輸技術和加密技術提供基于Internet之上的分布全國乃至全球的虛擬網絡。
(2)協議及標準
a)加密標準:RFC1701/1702;
b)隧道協議:支持L2TP。
(3)虛擬專網業務可應用于:
a)基于撥號接入(PSTN、ISDN)的虛擬專網業務:集團跨省的企業內部網、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專用網、金融大眾業務網、銀行存取業務網、支票結算業務網;
b)基于專線接入(DDN,F.R,X.25,ISDN等)的虛擬專網業務: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
7.3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中的應用系統
7.3.1 多媒體遠程醫療系統
(1)基本技術
多媒體遠程醫療是一項綜合技術,集多媒體會議、多媒體信息檢索、多媒體信息分配、協同處理于一體。由于它基于TCP/IP技術,業務質量不能保證,因而要采用尺度可變的圖像和語音編碼,并采用新技術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業務質量。
(2)協議及標準
a)通信協議:H.323,H.225,RTP,RTCP,UDP,HTTP,X.29;
b)服務質量協議:RSVP;
c)語音編碼協議:G.723.1,G.729;
d)圖像編碼協議:H.263,H.261,JPEG,JBIG,MPEG-1,MPEG-2;
e)多點會議協議:T.120系列、T.130系列;
f)可視圖文業務互通協議:T.101。
(3)多媒體遠程醫療可應用于:遠程醫療手術示范,遠程專家會診,高清晰醫療圖像傳送,醫生與病人遠程問診、協合處理、處方討論、醫案討論,遠程醫療信息的采集和處理,醫療視象圖像片斷的播放等。
7.3.2 多媒體遠程教學系統
(1)基本技術
多媒體遠程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多媒體應用,教學對象不同,采用技術也不同,從一般的多媒體信息檢索供遠程教學用,到遠程面對面教學。由于本遠程教學是基于TCP/IP技術的,業務質量不能保證,因而要采用尺度可變的圖像和語音編碼,并采用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業務質量。
(2)協議及標準
a)通信協議:H.323,H.225,RTP,RTCP,HTTP;
b)服務質量協議:RSVP;
c)語音編碼協議:G.729;
d)圖像編碼協議:H.263,H.261,JPEG,JBIG,MPEG-1,MPEG-2;
e)多點會議協議:T.120系列、T.130系列。
(3)遠程教學可應用于:教學節目點播、教學資料檢索、交互式(人――機)遠程教學、交互式(人――人)遠程教學等。
8.用戶管理
8.1 多媒體通信網用戶分類
多媒體通信網用戶分為:
(1)通過多媒體通信網直接獲得服務的用戶;
(2)在多媒體通信網上提供服務的各類服務提供商;
(3)虛擬專網用戶。
8.2 用戶接入方式
多媒體通信網提供以下幾種用戶接入方式。
8.2.1 撥號接入
8.2.1.1 經PSTN撥號接入
用戶通過電話撥號方式接入多媒體通信網,多媒體通信網特服接入號碼統一為“169”。
在本地不具有169接入設備的用戶,可以通過長途網接入多媒體通信網。
程控電話交換機通過一條或多條E1線路與多媒體網的接入系統相連接,配置如圖5所示。
圖5 用戶終端通過PSTN接入多媒體通信網的配置(圖略)
8.2.1.2 經ISDN撥號接入
用戶終端首先撥叫ISDN接入設備的接入號碼“169”,建立到ISDN接入設備的透明通路,然后在這條通路上運行多媒體通信網的協議和應用。
ISDN網與接入設備之間采用一個或多個2Mbit/s的PRI接口(30B+D),它們之間的信令原則上采用DSS1,用戶終端與ISDN交換機之間的信令采用DSS1。
配置如圖6所示。
圖6 用戶終端通過ISDN接入多媒體通信網的配置(圖略)
8.2.2 專線接入
用戶可以通過DDN專線、幀中繼專線、分組網專線、ISDN專線接入多媒體通信網。
配置如圖7所示:
圖7 用戶通過專線方式接入多媒體通信網的配置(圖略)
8.2.3 寬帶接入
詳見郵電部《接入網技術體制(暫行規定)》。
8.3 用戶帳號分類
本體制只規定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用戶的帳號分類。
8.3.1 通過多媒體通信網直接獲得服務的用戶的帳號分類
8.3.1.1 主叫號碼帳號
主叫號碼帳號用戶通過169接入多媒體通信網,接入設備自動采集用戶主叫號碼進行計費和用戶管理。
用戶權限和業務范圍:
(1)網絡訪問范圍:多媒體通信網
(2)業務范圍:
a)網絡接入服務;
b)免費WWW服務;
c)匿名FTP服務;
d)其它免費服務。
8.3.1.2 網內有權注冊帳號
多媒體通信網網內有權注冊帳號用戶是指只可以訪問多媒體通信網的注冊帳號用戶。多媒體通信網網內有權注冊帳號用戶在多媒體通信網開設注冊帳號,需注冊用戶名和用戶口令。用戶接入方式包括電話撥號接入和專線接入兩種。
用戶帳號格式:用戶名@用戶開戶省域名
用戶權限和業務范圍:
(1)網絡訪問范圍:多媒體通信網(電子郵件業務除外)
(2)業務范圍:
a)電話主叫號碼帳號所具有的業務范圍;
b)多媒體信息檢索服務;
c)電子郵件;
d)其它允許此帳號管理和計費的服務。
8.3.1.3 網外有權注冊帳號
多媒體通信網網外有權注冊帳號用戶是指除了可以訪問多媒體通信網外,還可以訪問其它網絡的多媒體網的注冊帳號用戶。多媒體通信網網外有權注冊帳號用戶在多媒體通信網開設注冊帳號,需注冊用戶名和用戶口令。用戶接入方式包括電話撥號接入和專線接入兩種。
用戶帳號格式:用戶名@用戶開戶省域名
用戶權限和業務范圍:
(1)網絡訪問范圍
a)多媒體通信網;
b)CHINANET及國外Internet;
c)其它專網。
(2)業務范圍
a)網內有權注冊帳號用戶所具有的業務范圍;
b)CHINANET及國外Internet服務。
8.3.2 信息服務提供商用戶帳號
(1)由多媒體通信網提供用戶管理和計費的信息服務提供商,其用戶帳號為8.3.1中規定的帳號;
(2)對于在多媒體通信網上獨立提供服務,且不由多媒體通信網提供用戶管理和計費的信息服務提供商,其用戶帳號由信息服務提供商自己管理。
8.3.3 其他專項業務帳號
(1)對于多媒體通信網統一提供管理和計費的專項服務,允許開設獨立的服務帳號(包括注冊帳號和電話主叫帳號),也允許采用8.3.1.2和8.3.1.3帳號;
(2)對于在多媒體通信網上獨立提供專項服務的提供商,其服務帳號由服務商自己管理,并允許開設注冊帳號。
8.4 用戶身份認證
用戶身份認證分兩個層次:接入層和信息層。
8.4.1 接入層認證
接入層認證是用戶接入多媒體通信網時需通過的身份認證。用戶通過身份認證后,可以使用網絡通信服務。
說明:
(1)接入層認證僅存在于撥號接入方式;
(2)對于以專線方式接入的用戶,不需進行接入層認證,專線用戶訪問權限控制在接入路由器上完成。
(3)專線用戶的訪問權限分為兩種:
a)網內有權:具有多媒體通信網訪問權限;
b)網外有權:具有多媒體通信網、CHINANET及國外Internet、其它專網訪問權限。
8.4.1.1 接入層認證體系結構
--------
| 全國中心 |
--------

----------------------
| |
------------------- -------------------
|-------- -------| |-------- -------|
||RADIUS| | || ||RADIUS| | ||
|| |--|用戶數據庫|| || |--|用戶數據庫||
|| 服務器 | | || || 服務器 | | ||
|-------- -------| |-------- -------|
| ↑ ↑ 省認證中心 | | ↑ ↑ 省認證中心 |
---|---|----------- ---|---|-----------
| ------ | ------
| | | |
----- ----------- ----- -----------
|NAS|-→|RADIUS服務器| |NAS|-→|RADIUS服務器|
----- ----------- ----- -----------
圖8 多媒體通信網接入層認證體系結構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接入層認證體系結構如圖8所示。
關于接入層認證體系結構的說明:
(1)全省用戶數據統一管理,應保存在省中心的用戶數據庫中;
(2)為了安全起見,可在省內的同一地點或不同地點建立省認證中心的備份;
(3)省內各地市或業務受理點可進行遠程業務受理,其中包括:用戶開戶、用戶銷戶、業務授權、業務種類等。各地市或業務受理點只能操作本地市或業務受理點的用戶數據;
(4)地市的RADIUS服務器可根據各省具體情況設置,它主要用于屏蔽不同NAS對省認證中心RADIUS服務器的影響;
(5)全國中心只負責分配和管理省認證中心之間相互認證的對稱密鑰。
8.4.1.2 接入層不同類型帳號的認證
(1)主叫號碼帳號認證
a)用戶通過169特服號接入多媒體通信網,在進行網絡接入登錄時,選擇主叫號碼帳號,并輸入公共帳號和口令;
b)授權通過后,接入設備為用戶分配的訪問權限為:多媒體通信網。
(2)網內有權注冊帳號認證
a)用戶通過169特服號接入多媒體通信網,在進行網絡接入登錄時,選擇網內有權帳號,并輸入用戶注冊帳號和口令,或直接輸入注冊用戶名和口令;
b)通過授權后,接入設備為用戶分配的訪問權限為:多媒體通信網。
(3)網外有權注冊帳號認證
a)用戶通過169特服號接入多媒體通信網,在進行網絡接入登錄時,選擇網外有權帳號,并輸入用戶注冊帳號和口令,或直接輸入注冊用戶名和口令;
b)通過授權后,接入設備為用戶分配的訪問權限為:多媒體通信網、CHINANET及國外Internet、其它專網。
8.4.1.3 接入層認證協議
電話撥號用戶身份認證服務器和接入設備采用支持漫游的協議,目前采用RA-DIUS協議。該協議遵循RFC2138(RADIUS)和RFC2139(RADIUS ACCOUNT-ING)標準。
(1)用戶帳號的表示方法
用戶帳號的表示方法為:username@realm
其中,
username:用戶名;
realm:用戶開戶省域名的簡寫,如北京為bj。
說明:
a)用戶在本地上網時,只需鍵入username即可,不需鍵入realm;
b)用戶在漫游地上網時,要求鍵入全用戶帳號,即username@realm;
c)電話主叫號碼用戶上網時,只需鍵入公共用戶名(169)即可上網。
(2)本地用戶的認證和計費
a)本地用戶的認證
――本地認證過程:
①本地用戶在本地撥號上網,用戶可只輸入用戶名(username)和口令;
②NAS將用戶名、用戶口令等屬性發送給省認證中心;
③省認證中心驗證用戶身份;
④如果用戶身份合法,則允許用戶接入;否則拒絕用戶接入。
認證流程圖如圖9所示。
----------
| 用戶本地撥號 |
----------

-----------
| NAS提示用戶 |
|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
-----------

------------
|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口令|
------------

-------------
|省中心認證服務器訪問用|
|戶數據庫,提取用戶信息|
-------------

/\
/ \
/用戶身份\ NO
/ 是否合法 \-----
\ / |
\ / |
\ / |
\/ |
| |
YES ↓ |
------------ |
|認證服務器對用戶授權| |
------------ |
| |
↓ |
-------- ↓
| 用戶上網 | ------
-------- |拒絕接入|
------
圖9 本地用戶認證流程
――安全機制
目前可暫采用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允許每臺NAS與認證服務器之間使用不同的密鑰。
b)本地用戶的計費
――計費過程
①NAS在認證成功后,將計費信息發送給計費服務器,計費服務器在成功記錄后,返回響應給NAS;
②用戶退網時,NAS將計費信息發送給計費服務器,計費服務器在成功記錄后,向NAS返回確認信息。
――安全機制
目前可暫采用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允許每臺NAS和計費服務器之間使用不同的密鑰。
(3)漫游用戶的認證和計費
a)漫游用戶的認證
――漫游認證過程
①漫游用戶在異地撥號上網,用戶需輸入全用戶帳號(username@realm)和口令;
②用戶接入地的省認證中心收到NAS的請求后,解析@后的用戶開戶地域名;
③若是跨省漫游,用戶接入地的省認證中心將認證請求發送給用戶開戶地的省認證中心,用戶開戶地的省認證中心驗證用戶身份后,給予應答;
④如果用戶身份合法,則允許用戶接入;否則拒絕用戶接入。
認證流程圖如圖10所示。
--------
|用戶異地撥號|
--------

-------------
| 異地NAS提示用戶 |
|輸入用戶名全名和口令 |
-------------

--------------
|用戶輸入用戶名全名和口令|
--------------

-----------------
|接入地的省認證中心認證用戶身份|
-----------------
|←--------------
↓ |
/\ |
/ \ ---------
/ \ NO | 將認證請求 |
/省內用戶? \------→|發往開戶地的 |
\ / | 省認證中心 |
\ / ---------
\ /
\/

YES↓
/\
/ \
/ \
/ \ NO
/用戶身份合法? \----------
\ / |
\ / |
\ / |
\ / |
\/ |
| |
YES↓ |
------------ ↓
|認證服務器對用戶授權| --------
------------ | 拒絕接入 |
↓ --------
--------
| 用戶入網 |
--------
圖10 漫游用戶認證流程
――安全機制
目前可暫采用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各省認證中心之間可采用一個單獨的密鑰。
b)漫游計費
――計費過程:
①計費服務器收到NAS的計費請求,發現是異地開戶的用戶,則向異地轉發計費請求;
②異地計費服務器在成功記錄后,發送響應信息;
③本地計費服務器收到響應信息后,記錄記費信息。成功記錄后向NAS發回響應。統一以接入地原始計費信息為計費依據。
――安全機制
目前可暫采用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允許在多個計費服務器的兩兩之間共享一個密鑰。
(4)有關的協議選項
RADIUS Server的認證和計費數據包中必須用到的屬性:
USER-NAME: 用戶名
USER-PASSWORD: 用戶口令
NASIP-IP-ADDRESS: NAS的IP
NAS-PORT: NAS的端口
CALLING-STATION-ID: 電話主叫號碼
PROXY-STATE: 代理服務器狀態
在RADIUS Server的計費數據包中用到的屬性:
ACCT-STATUS-TYPE: 計費狀態(計費的開始或結束)
ACCT-SESSION-ID: 計費會話ID號
ACCT-SESSION-TIME: 計費會話時間
(5)對NAS的要求
RADIUS協議定義了完整的授權控制項,NAS選擇的基本要求是支持RADIUS協議。由于不同的NAS對授權控制的支持是不同的,應選擇支持所有授權控制的NAS。
8.4.2 信息層認證
信息層認證是指用戶通過多媒體通信網接入層認證后,為訪問多媒體通信網收費信息檢索服務時,需在多媒體通信網信息管理中心通過的身份認證。
當前,信息層認證技術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為了實現信息層的互通,即要求用戶通過多媒體通信網信息層認證后,能夠訪問與多媒體通信網具有代收費協議的信息源,本體制暫作以下技術規定。
8.4.2.1 注冊帳號認證
用戶通過撥號或專線方式接入多媒體通信網后,在使用公共信息服務(收費)時,采用多媒體通信網信息層注冊帳號登錄和進行身份認證。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中國人民銀行通告(發行1元、5角、1角金屬人民幣) 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命令,我行自1992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發行一元、五角、一角金屬人民幣。現將三種金屬人民幣的規格、圖案、特征分別通告如下:一、一元幣為鋼芯鍍鎳,鎳白色,
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 第一條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暢通參與渠道,促進環境保護公眾參與依法有序發展,根據《環境保護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
建立衛星通信網和設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建立衛星通信網和設置使用地球站的行為,避免和減少衛星網絡之間、地球站與共用頻段的其他無線電臺之間的相互干擾,促進衛星通信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保障公眾環境保護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建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江都市| 安义县| 五莲县| 东阿县| 建德市| 吉木乃县| 寿阳县| 阳朔县| 日喀则市| 沾益县| 东台市| 盐边县| 奈曼旗| 澄江县| 屏山县| 西平县| 封开县| 衡阳市| 如东县| 尼勒克县| 济源市| 永和县| 宁强县| 荣昌县| 内黄县| 馆陶县| 哈密市| 镇赉县| 师宗县| 三江| 拜泉县| 塔城市| 万盛区| 思南县| 桃源县| 巴塘县| 东乌| 邵阳县| 霍邱县|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