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陜西省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7年)的實施意見
2025-08-02 18:07
298人看過
汽車
汽車產業
項目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陜西省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7年)的實施意見(市政發〔2014〕21號)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為貫徹落實《陜西省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陜西省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7年)的實施意見
(市政發〔2014〕21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17年)的通知》(陜政發〔2013〕41號)精神,加快我市汽車產業發展,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思路
堅持以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為中心,以增強市場競爭力為核心,以集群發展為方向,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專業化園區為依托,堅持擴大規模與產業升級相結合,發展整車與強化配套相結合,研發制造與拓展服務相結合,壯大本地企業和引進外部企業相結合,政府引導與內生動力相結合,不斷擴大整車生產規模,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完善產業支撐體系,實現汽車產業區域化布局、差異化發展,形成特色突出、健康有序的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
二、發展目標
到2017年,力爭我市汽車產量達到80萬輛,工業總產值突破1800億元,其中,商用車20萬輛,產值達到800億元;乘用車60萬輛,產值達到70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制造企業突破100家,汽車零部件產值達到300億元,地方汽車零部件配套率達到50%,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3%,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將我市打造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汽車生產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示范基地。
三、重點任務
(一)做大汽車整車生產。突出區域汽車產業特色,立足現有汽車整車資源,著力加快陜汽集團、比亞迪公司、西沃客車公司發展,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引進世界著名汽車企業和先進汽車生產技術,形成較為完整的汽車產品系列,提升汽車整車生產實力。重型汽車: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重點發展汽車輕量化和節能環保新技術,促進重型汽車產品升級換代。轎車:在做大做強自主品牌的基礎上,積極引進1-2個國外著名轎車生產企業,形成低、中、高系列轎車產品。大客車:以現有客車生產企業為基礎,積極尋求與國內外具有較強實力的客車生產企業合資合作,不斷增強客車制造整體實力。專用車:重點發展自卸車、環衛車、水泥攪拌車、礦山專用車、石油專用車等,不斷拓展汽車產品制造領域。
(二)增強零部件生產實力。以法士特集團為依托,加快發展汽車傳動系列總成產品,以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陜西德仕汽車零部件公司、陜西萬方汽車零部件公司、陜西藍通傳動軸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基礎,著力擴大重型汽車零部件生產的整體規模和配套能力,不斷提高市場份額;加大對外合資合作力度,引進一批關鍵零部件項目,力爭在汽車發動機、汽車關鍵電子控制系統、車載信息技術及精密零部件鑄造技術等項目建設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技術先進、競爭力強、發展前景好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三)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強化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加大對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的投入,發揮科研院所在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方面的作用,新建1個國家級、2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提高汽車產業研發平臺的整體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聯合,促進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向汽車產業實用技術轉化,以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陜汽集團、比亞迪公司、法士特集團為依托,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新型聯合體,在汽車現代新技術、新材料等方面形成新的核心技術。積極落實《西安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4-2015年)》,堅持政策引導,優化資源配置,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掌握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動力電池、發動機控制系統及充電站等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發展前景和競爭力的主導產品,將我市建設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重要制造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市工信委牽頭負責,各區縣(開發區)、市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汽車產業發展,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密切協作,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項目順利建設。
(二)加大資金扶持。2014-2017年,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相關支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給予汽車產業重點支持。采取貸款貼息、獎勵補助、股權投入、融資引導等方式,重點支持比亞迪公司二工廠草堂擴建項目、純電動大巴K9生產線建設項目、50萬臺發動機建設項目,陜汽集團重型汽車產品升級換代改造項目、15萬臺發動機建設項目、西安蘭德公司天然氣儲氣系統項目,法士特集團西郊廠區搬遷改造等項目建設,不斷優化汽車產業結構。
(三)加強政策引導。
1.支持現有企業發展。對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且當年投產達效的技術改造項目,按照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配套落實省上對產值超過10億元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繳納的地方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房產稅、城市土地使用稅實行稅收減免和財政列支返還的政策優惠。
2.大力引進重大項目。對于投資在30億元以上的新建汽車整車和發動機項目,實行市政府“一事一議”的重點扶持政策,項目建設期間3年內每年按照實際到位投資額給予獎勵;對投資在5億元以上的汽車關鍵零部件新建項目,建設期間3年內每年按照實際到位投資額的1-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投資在2億元以上汽車及零部件的研發機構項目,建設期間3年內每年按照實際到位投資額的1-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3.促進產品銷售。將地產汽車產品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國有企業購置配備新車,原則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購買本地汽車產品;繼續實施工業地產品促銷配套獎勵政策,提高我市地產汽車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積極做好地方產品銷售的引導與服務工作。
(四)推動集群發展。鼓勵汽車生產類新建項目在渭北工業區、高新區布局,汽車會展中心、汽車零配件市場、汽車二手車市場、汽車俱樂部等新建項目在灃東新城和?哄鄙?態區布局,汽車物流、綜合倉儲類新建項目在國際港務區布局。渭北工業區、
高新區、?哄鄙?態區、國際港務區、灃東新城等相關開發區要根據我市汽車產業長遠發展要求,制訂產業發展規劃,對進駐的各類汽車及汽車零配件研發、物流、生產企業,落實相關優惠政策。
(五)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鼓勵汽車生產企業研制生產新能源汽車,對納入國家新能源汽車公告的地方產品實行優先采購,并按照國家政策給予配套資金支持;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相關基礎設施,對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相關基礎設施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相關扶持資金并給予適當政策優惠。
(六)加強監測分析。統計部門要完善汽車產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也要建立健全行業統計體系,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服務,及時掌握主要指標和重要情況及動向,形成較為完善的汽車產業發展動態運行監測分析和評估體系。
(七)引進高端人才。對汽車產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專業人才,其住房、戶籍、就醫、子女入學享受人才引進的相關優惠政策,對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做出突出貢獻者進行表彰,給予應有的社會榮譽。
附件:西安市汽車產業重點規劃建設項目表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14年6月26日
附件
西安市汽車產業重點規劃建設項目表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實施意見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實施意見(市政發〔2017〕19號)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國發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實施意見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5〕52號)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國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