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2013年下半年區縣教育工作補充意見
2025-08-02 18:19
249人看過
推進
開展
上海市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2013年下半年區縣教育工作補充意見(滬教委基〔2013〕62號)各區縣教育局:2013年下半年,上海市基礎教育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市十次黨代會精神,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2013年下半年區縣教育工作補充意見
(滬教委基〔2013〕62號)
各區縣教育局:
2013年下半年,上海市基礎教育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市十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圍繞上海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海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和要求,堅持改革創新,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推動基礎教育轉型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實施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創新
1.總結和推廣基礎教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實施經驗。對相關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進行成果鑒定,推廣成功經驗。對仍需持續攻關與突破的瓶頸問題,繼續組織深入研究與實踐。
2.推進部市合作協議的實施。根據《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戰略合作協議》要求,進一步深化上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認真做好教育部和上海市繼續共同推進基礎教育質量評價工作,深入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和藝術教育改革,積極探索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新機制與新模式,扎實推進基礎教育高位均衡優質發展。
二、堅持立德樹人,優化全面育人環境
3.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根據各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推進“我們與夢想同行”主題教育活動,宣傳展示學生喜愛、特色鮮明、實效性強的優秀項目。開展“我的夢?中國夢”2013年上海市中小學生書信文化活動。
4.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推出《上海市區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評估辦法》,啟動區縣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評估工作。出臺《上海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和示范校評估辦法》,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頒布《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醫教結合”工作實施意見》,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醫教結合”工作。
5.推進“學生實踐和創新基地建設工程”。整合優質校外教育資源,凝集教育系統內外力量,開展民族文化傳承、生命教育、創新素養培育、網絡互動等社會實踐項目建設,打造優秀項目和特色品牌,探索中小學生社會實踐“一卡通”評價管理辦法,重點建設社會教育大課堂--博雅網,著力培養青少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6.加強德育骨干隊伍培養。依托市區優質資源,開展農村中小學校班主任的培訓工作。研究制訂《上海市中職班主任隊伍培訓工作實施意見》,加強中職班主任隊伍培養。啟動第二期中小學班主任帶頭人工作室建設工作,進一步探索新時期骨干班主任培養的新模式。
7.不斷完善未成年人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校車管理政策,健全校車安全督查工作機制。繼續開展第二輪校園安全風險勘查工作。啟動2012-2013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申報評選工作。加快區縣中小學幼兒園技防監管平臺建設。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及周邊突出治安問題排查整治。開展民辦三級幼兒園和學前兒童看護點安全防范工作檢查。
8.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推進《中小學生公共安全行為指南》的有效應用。繼續開展中小學師生識險、避險、自救、互救網上知識競賽和現場技能展示活動。深入推進中小學法制教育工作,開展2013年“春天的蒲公英--小法官網上行”活動。加強工讀教育。繼續組織開展2013年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八個一”活動。
三、加快完善基礎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公平
9.扎實推進基礎教育學校建設工作。完成“十二五”期間上海市基礎教育基本建設項目規劃調整工作。推進各區縣落實2013年學校建設項目,完成2013年新增30所幼兒園和新建21所義務教育學校的任務。完善校安工程長效工作機制,繼續推動校舍更新、加固改造工程項目實施,確保完成中小學校舍更新、加固改造工程2013年規劃項目,編輯出版校安工程成果展示圖冊和總結報告。
10.推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開展本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總結與展示工作。加強學前教育內涵建設,開展游戲的科學性研究,創設一批有利于男孩身心全面發展的游戲活動。啟動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短信推送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資源庫建設,做好幼兒園信息采集工作。將家校互動項目向學前教育拓展。
11.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全面總結第三輪郊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啟動第四輪郊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完成《走向優質均衡的本土創新》編印出版。完成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為300所郊區初中學校配備實驗室設施設備工作。深入推進“新優質學校”建設項目,編輯出版《上海市新優質學校建設指導手冊》,分類研討新優質學校成長的規律,開展系列新優質學校建設展示活動,推動區縣開展區域新優質學校建設項目。繼續深入推進家校互動機制創新項目,形成一批家校互動機制創新實驗學校。
12.推進高中教育改革。召開高中教育改革工作推進會,總結和部署高中教育改革深化工作。總結和輻射普通高中創新素養培育的有效經驗,鼓勵和引導部分高中學校進一步深入開展學生創新素養培育的實踐研究。頒發《上海市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建設實施方案》,指導高中學校立足課程建設創建特色普通高中,推進區縣加強對區域內高中學校特色多樣發展的研究、規劃和指導。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推動高水平大學利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開展自主招生工作。
13.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工作。與《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相銜接,研究制訂自2014年起隨遷子女在本市各階段學校就讀實施辦法。組織區縣深入開展適合隨遷子女實際的教育教學的研究,積極探索隨遷子女心理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徑。做好以招收隨遷子女為主民辦小學規范管理工作,幫助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啟動實施第二輪以招收隨遷子女為主民辦小學的績效評估工作。
14.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召開上海市特殊教育醫教結工作推進大會,總結和推廣“推進醫教結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項目研究成果。完成《特殊教育醫教結合的研究》《特殊教育醫教結合的探索》《特殊教育醫教結合的實踐》的編印出版。完成《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的編制。召開中美特殊教育醫教結合研討會。開展上海市特殊教育自制教玩具評選活動。加強上海市特殊教育信息通報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推進信息通報系統的應用。開展特殊教育資源庫建設,完成2013年資源開發任務。
15.促進民辦中小學特色發展。成立上海市民辦教育發展基金會,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內涵發展提供資金資助。編制《上海民辦教育發展報告(2005-2012)》。深入推進民辦中小學特色校和幼兒園優質園創建活動,開展中期檢查和特色凝練工作。建設若干個民辦中小學學科基地和名師工作室。
16.加強民族班教育教學工作。完成上海內地民族班擴招任務,做好育才中學內地新疆高中班、復旦中學西藏高中散插班、珠峰中學西藏高中班開辦指導工作。繼續改善內地民族班辦學環境,加強對民族班食堂工作的指導和管理。進一步提高民族班德育、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探索加強民族班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途徑和方法。做好民族班辦學人員培訓工作。
17.做好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工作。全面開展中小學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基本完成與教育部全國信息管理系統的對接。為全市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發放電子學生證,在部分科普、質量教育場館試點電子學生證應用。完成高中階段學籍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
四、抓好課程改革的攻堅突破,促進基礎教育內涵發展
18.加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領導。成立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觀決策和統籌協調,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開展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活動。
19.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工作。基本完成中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修訂工作,提高課程標準對教學、評價等的指導作用。建立中小學校本課程網絡平臺,推動校本課程資源輻射共享。指導區縣探索建立校本課程校際協作共建機制、校本課程區域共享機制、學生跨校選修機制。集中展示小學優秀校本課程資源及其實施成效。
20.深入推進課程實施工作。頒發《關于深入推進本市中小學學科育人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入推進“立德樹人”要求在語文、政治、歷史、藝術、地理、體育等學科的落實。頒發《關于小學階段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的意見》,2013學年起,在全市重點推進小學一、二年級“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工作。召開本市中小學實驗教學工作會議,切實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組織開展第二、三輪中小學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的跟進指導與績效評估工作。推進提升上海市中小學作業設計和實施品質項目,提高作業的目標針對性、形成多樣性和學生針對性。
21.扎實推進義務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改革工作。指導所有區縣建立基于綠色指標的教育教學改進和提高機制。指導試點區縣開展教育質量評價改革的深化研究,建立以校為本、基于過程的真實性教育評價體系。探索自主研發綠色指標評價工具,研究建立上海市義務教育質量基礎數據庫。開展2013年度綠色指標測試。完成學生評價機制的深化研究。
22.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工作。啟動數字教材實驗項目。組織相關區縣和學校深入推進“數字化課程環境建設和學習方式變革試驗”項目研究與實踐,探索運用信息技術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方法和途徑。開展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項目研究中期檢查,鼓勵面向教育教學一線的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組織各區縣和學校積極參與長三角地區基于信息平臺的結對共建活動。
23.推進基礎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組織專家開展高中國際課程試點立項評審,指導通過立項的高中學校規范推進國際課程試點工作。依托上海市基礎教育國際課程比較研究所等專業機構和部門,積極開展國際課程的比較研究,完善本市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繼續推動高中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支持和配合相關部門做好上海七寶德懷特高中學校(籌)的正式設立工作。
24.做好中小學體育衛生工作。深入實施學生健康促進工程,系統宣傳健康促進工程的實施情況。推進區縣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建設工作。組織開展上海市中學生運動會及2013年上海市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積極籌備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繼續推進落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工作。探索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創新,繼續推進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校園足球一條龍建設聯盟的發展。推進社會公共體育資源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做好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工作。加強中小學生營養試點干預工作。研究制定中小學校衛生保健教師職稱評審辦法。
25.做好中小學藝術、科普和國防教育工作。頒布《上海市青少年藝術教育彩虹行動計劃實施意見》,制定《上海市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評估指標體系》,組織開展上海藝術設計展--校園文化系列校際交流展評活動。推進第二輪“上海市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示范校”、“上海市藝術教育名師工作室”評審工作。推進區縣建設上海市青少年科學研究院分院。探索建立滬臺青少年創意及創意教學交流平臺。研究制定《關于青少年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實踐平臺建設實施意見》。開展學校民防教師培訓,在全市小學中普及民防知識。
26.做好語言文字工作。組織開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上海建庫驗收工作,建設語言資源網絡展示平臺。組織開展《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分則研制工作。推進《提高國民語言應用能力研究》課題研究工作。
五、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27.加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服務城市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規劃及建設研究”課題研究,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總體規劃。研究制定職業教育集團運行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28.加強中職校內涵建設。完成第二、三批32個職業教育國際水平專業教學標準(以下簡稱“國際標準”)開發工作,啟動國際標準在教學層面的試點實施,召開國際標準試點實施工作研討會。研究制定中職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實施辦法,加大對中職校學生赴海外游學、學習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動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編制并頒布24個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開展中等職業學校精品特色專業評估驗收。完成第二批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評審工作。進一步做好特聘兼職教師資助管理工作,完善資助工作的運行管理機制。
29.夯實中職校基礎能力。做好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創建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對本市首批六所國家級示范校建設計劃開展檢查驗收工作;加強第二、第三批國家級示范校立項學校的過程監控和目標管理工作;完成首批10所市級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特色示范校建設計劃立項工作,啟動第二批市級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特色示范校立項工作。開展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建設落成中等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進一步發揮本市中等職業教育開放實訓中心的實訓資源,拓展實訓中心的公共性、服務性、開放性功能。
30.提升中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組織開展中職校職業指導與就業服務特色工作項目創建活動,組織開展中職校職業指導與就業服務管理人員培訓和本市中職校學生職業發展課題研究。組織第十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上海市復賽各項活動。開展“魅力中職生”主題教育活動總結展示。
六、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推進學習型社會創建
31.繼續推進社區教育發展。進一步推進街道社區學校標準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繼續指導與組織開展創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實驗區創建工作;推進鄉鎮成人學校內涵建設,制定建設評估標準,提升鄉鎮成人學校辦學水平;增強社區教育內涵建設,創新社區教育實驗模式,通過實驗總結出可供全市推廣普及的工作新機制。根據社區特點,鞏固和發展終身學習推進員和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百姓育百姓,百姓引百姓”的市民主體作用。
32.全面完成“70所老年學校能力提升工程”市政府實事項目。督促各區縣推進落實街鎮老年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組織評審組實地查勘各校建設情況。做好實事項目驗收考核階段的宣傳工作,提升實事項目在老年群體中的知曉率和影響力。
33.進一步加大學習型社會建設宣傳力度。編輯出版《為了每個市民的終身發展--上海建設學習型城市的探索》,全方位、多層次回顧和總結本市創建學習型社會的經驗和成就,進一步提升上海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國際影響力。
34.加強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落實登記辦法和管理辦法,年底之內對已開展辦學的經營性培訓機構完成清理和登記工作。完善本市教育培訓機構學雜費專用存款賬戶管理制度。
七、推進教師培訓和管理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5.深化教師、校長管理制度改革。穩妥做好教師資格制度改革工作。推進特級校長柔性流動。總結本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務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中學高級教師職務評聘工作。完成“基礎教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架構”和“完善教師分配激勵機制”課題研究。開展“上海市教育功臣”評選表彰工作和“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推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人選。啟動本市社區教育專職教師職稱評聘工作,探索建立社區教育教師業務進修制度,啟動部分區縣社區教育教師進修中心試點工作。
36.深化教師培養與培訓工作。做好高端人才建設項目,包括第三期“雙名工程”、北京劉彭芝、李希貴校長研修基地、長三角名校長聯合培訓、教師海外研修項目、國外訪學進修計劃等工作,啟動基礎教育人才培養計劃。繼續做好教育部校(園)長、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工作。建設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做好2013年秋季教師市級共享培訓課程培訓開展工作,進一步加強教師培訓課程建設,完善中小幼教師培訓課程方案及培訓大綱。做好全市教師常規培訓工作、郊區縣教師分類分層專項培訓、校(園)長暑期專題培訓,指導區縣實施第二批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特聘教授評聘工作。指導區縣推進校本培訓工作,籌備召開展示推廣現場會。
八、堅持依法治教,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37.做好校服管理工作。頒發《關于落實本市中小學生校服管理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加強本市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管理,規范校服采購流程,完善校服雙重送檢制度,建立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切實保障廣大中小學生的切身利益。
38.做好教育法制建設工作。根據教育部政策法規司“關于委托開展《終身教育法》立法研究的函”要求,完成《終身教育立法研究報告》及《終身教育法》專家建議稿。做好《上海市教育督導條例》立法調研工作。配合市政府法制辦、市人大常委會做好《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修正案、《上海市公共場所外文使用管理規定》審議工作。
39.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深入開展“教育經費年”活動,確保教育經費規范、安全、有效使用。會同市財政部門研制并下發關于“義務教育經費預算單列”、“土地出讓金使用指導意見”、“關于加強教育費附加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落實《中小學校財務制度》,研究制定《中小學校財務制度上海補充規定》。完成市級教育費附加預算執行。發布2012年上海市區縣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監測情況通報。完成高中生均公用經費定額調研。完成基礎教育經費投入統籌機制調研。
40.做好教育督導工作。根據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簽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和市政府《關于對區縣政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考核和評估實施意見》的精神,做好各區縣督政整改工作的落實跟蹤,做好迎接教育部對本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評估認定工作。做好特約教育督導員和人民教育督察員的換屆和聘任工作,發揮“兩員”參政議政的監督保障作用。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督導條例》,做好新一屆市督學的聘任工作,進一步完善區縣督導通訊員隊伍,進一步推動本市督學聘任工作的規范化管理。
41.做好教育審計工作。適應教育投入不斷加大的形勢,落實教育審計督導意見的相關要求,強化以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績效審計,積極探索教育經費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逐步加大績效審計項目在總的審計項目中的比重,切實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
42.扎實推進行風建設。繼續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在秋季開學后,對區縣開展規范教育收費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完善教育代辦服務性收費等制度,重點開展對幼兒園收費和校服、餐費等代辦收費行為專項檢查,抓好整改落實,嚴懲違規行為。開展對在職教師違規有償辦班補課收費問題的專項治理,研究制定規范中小學校補課行為的辦法。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2013年8月22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