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湖北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

湖北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取用水行為,加強取用水需求管理,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建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取用水行為,加強取用水需求管理,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建設節水型社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取水許可、水資源費征收管理及相關活動,適用本辦法。

法律法規對流域管理機構管理權限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權限,負責取水許可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水資源費的征收、管理和監督。

第四條 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工作應當按照規范透明、高效服務的原則,優化審批流程,規范征收行為。

實施取水許可應當堅持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堅持地表水和地下水統籌考慮,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全面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五條 深入開展基本水情宣傳教育,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增強全社會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形成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風尚。

鼓勵通過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義務,并有權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舉報。

第二章 管轄權限和范圍

第六條 取水許可實行分級審批。

流域管理機構審批權限以下的下列取水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并發放取水許可證:

(一)工業和城鎮生活取用地表水,長江干流日取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漢江、清江干流日取用水量3萬立方米以上,其他河流日取用水量10萬立方米以上;農業灌溉和生態引水設計取用地表水流量1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

(二)取用地下水,日取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設計取用水量100萬立方米以上,其中取用礦泉水、地熱水日取用水量3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設計取用水量50萬立方米以上的;

(三)發電取用水,水電廠總裝機5萬千瓦以上,火力(含生物質能)發電總裝機30萬千瓦以上的;

(四)跨市級行政區域取用水的。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權限以下的下列取水由市(州)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并發放取水許可證:

(一)工業和城鎮生活取用地表水,長江干流日取用水量3萬立方米以上,漢江、清江干流日取用水量2萬立方米以上,其他河流日取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農業灌溉和生態引水設計取用地表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以上的;

(二)取用地下水,日取用水量3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設計取用水量50萬立方米以上,其中取用礦泉水、地熱水日取用水量20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年設計取用水量30萬立方米以上的;

(三)發電取用水,水電廠總裝機2.5萬千瓦以上,火力(含生物質能)發電總裝機不滿30萬千瓦的;

(四)跨縣級行政區域取用水的。

省、市(州)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權限以下的其他取水由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并發放取水許可證。

第七條 下列情形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年取用地表水水量3000立方米以下、地下水水量1500立方米以下的;

(三)為保障礦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產安全必須進行臨時應急取(排)水的;

(四)為消除對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臨時應急取水的;

(五)為農業抗旱和維護生態與環境必須臨時應急取水的。

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取水,應當在危險排除或者事后10日內,將取(排)水情況報取水口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備案;第(五)項規定的取水,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

第八條 水資源費由取水審批機關負責征收。其中,流域管理機構負責審批的,水資源費依法委托取水口所在地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為征收;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的,水資源費由取水口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為征收;取水口位于市轄區的,水資源費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為征收。

第三章 取水許可的實施

第九條 直接從江河、湖泊、地下、水工程攔蓄的水域內取用水,或者直接取用其他取水單位(個人)退排水的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簡稱取水人),應當向具有審批權限的審批機關提出申請,辦理取水許可證。

申請利用多種水源,其取水許可審批機關不同的,應當向其中最高一級審批機關提出申請。

第十條 需要申請取水的建設項目,申請人可以按要求自行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也可以委托有關單位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并按取水許可審批權限報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少量取水的建設項目,申請人可不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但應當按取水許可審批權限向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表。

不需要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情形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使用地源熱泵系統需要取用地下水的,在編制水資源論證報告書時應當包含項目所在地水文地質勘查報告、抽水試驗及回灌試驗報告、成井抽水試驗綜合成果圖、水質分析報告等內容。

第十二條 申請取水并需要設置入河(湖)排污口的,申請人在提出取水申請的同時,應當一并提出入河(湖)排污口設置申請。

第十三條 實施取水許可應當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減少審批事項和環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改進審批服務。

第十四條 審批機關受理取水申請后,應當對取水申請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綜合考慮取水可能對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決定是否批準取水申請。

批準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簽訂的協議是確定流域與行政區域取水許可總量控制的依據。按照行業用水定額核定的用水量是取水量審批的主要依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年度用水實行總量控制,應當根據經批準的水量分配方案確定本行政區域年度用水計劃。超過年度用水計劃的區域,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取水許可審批,并向社會公告。

除國家規定不予批準的取水申請外,取用水超過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的,不予批準。

第十五條 審批機關認為取水涉及社會公共利益需要聽證的,應當向社會公告,并舉行聽證。

取水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害關系的,審批機關在作出是否批準取水申請的決定前,應當告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要求聽證的,審批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因取水申請引起爭議或者訴訟的,審批機關應當中止審批程序,并書面通知申請人;爭議解決或者訴訟終止后,恢復審批程序。

第十六條 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竣工后,申請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取水審批機關報送取水工程或者設施試運行情況等相關材料;經驗收合格的,由取水審批機關核發取水許可證。

地下水取水工程竣工驗收,申請人還應向取水審批機關報送下列資料:

(一)成井地區的平面布置圖;

(二)單井的實際井深、井徑和柱狀剖面圖;

(三)單井的測試水量和水質化驗報告;

(四)取水設備性能和計量裝置情況;

(五)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資料。

取水審批機關應當將發放取水許可證的情況定期予以公告。

第十七條 取水許可證有效期限一般為5年,最長不超過10年。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的,取水人應當在有效期屆滿45日前向原審批機關提出申請,原審批機關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延續的決定。

因建設施工、生產生活、生態環保等特殊需要,申請短期取水的,取水許可證有效期限按取水人申請時限確定。

第十八條 在地下水限采區取用地下水的,申請延續取水時,審批機關可以減少取水量或者注銷取水許可證。

在地下水禁采區取用地下水的,取水許可證到期后應當予以注銷。

第四章 水資源費的征收

第十九條 取水人應當繳納水資源費。

取水人應當在每年的12月31日之前向取水審批機關書面報送本年度取用水情況和下一年度取用水計劃建議。

取水人應當按照經批準的年度取水計劃取水。超計劃或者超定額取水的,對超計劃或者超定額部分累進收取水資源費。取水人通過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改革工藝、節水等措施節約水資源的,在取水許可的有效期和取水限額內,經原審批機關批準,可以依法有償轉讓其節約的水資源,并到原審批機關辦理取水權變更手續。

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累進征收標準由省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省人民政府財政、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按規定備案。

第二十條 依法無需申領取水許可證的,免繳水資源費。

農業灌溉用水暫不征收水資源費;抽水蓄能發電用水暫免征收水資源費。

第二十一條 水資源費繳納數額根據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和實際取水量確定。

水力發電用水、核能發電用水和火力發電貫流式冷卻用水可以根據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和實際發電量確定繳納數額。

按實際取水量計征水資源費的,取水人應當在取(退)水口安裝符合國家規定的取(退)水計量設施,確保設施正常運行;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求,準確及時提供取(退)水數據。按實際發電量計征水資源費的,取水人應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求,準確及時提供發電量數據。

第二十二條 水資源費按月征收。取水人應當于每月終了后7日內,向負責征收水資源費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報送該月的取水量(發電量)。

負責征收水資源費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核定的取水量(發電量)和規定的征收標準,確定水資源費征收數額,并向取水人送達水資源費繳納通知書。繳納通知書應當載明繳費標準、取水量(發電量)、繳費數額、繳費時間和地點等事項。

取水人應當自收到水資源費繳納通知書之日起7日內辦理繳款手續。

第二十三條 取水人因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水資源費的,可以自收到水資源費繳納通知書之日起7日內向負責征收水資源費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緩繳;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緩繳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書面決定并通知申請人,期滿未作決定的,視為同意。水資源費的緩繳期限最長不得超過90日。

第二十四條 開展水資源費征收工作應當嚴格依法征收,推行文明征收,提高服務水平,明確征收范圍、程序等,公示征收依據、標準和監督渠道。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水資源費征收工作的管理,不得擅自提高征收標準和擴大征收范圍。

第五章 水資源費的使用管理及分配

第二十五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的水資源費,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分別上繳中央和同級地方國庫。

市、縣(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的水資源費,根據國家規定上繳中央國庫后,按照以下比例分別繳入省、市、縣(市)國庫:

(一)取水口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征的,省10%、縣(市)90%;

(二)取水口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征的,省10%、市90%。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代流域管理機構征收的水資源費,按照合理分攤、照顧基層的原則,由省人民政府另行確定具體分配比例。

第二十六條 水資源費屬于政府非稅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額納入地方同級財政預算統籌安排。

第二十七條 水資源費主要用于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侵占或者挪用。水資源費使用范圍包括:

(一)水資源調查評價、規劃、分配及相關標準制定;

(二)用水總量控制管理及取水許可的監督實施;

(三)用水效率控制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建設以及科研、新技術和產品開發推廣;

(四)節水示范項目、推廣應用試點工程的補助和貸款貼息,節水型社會建設,用水效率控制網絡建設,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等;

(五)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管理、江河湖庫及水源地保護和管理;

(六)水資源監控體系建設和水資源信息采集與發布,水資源應急能力建設和應急事件處置;

(七)節約、保護水資源的宣傳和獎勵;

(八)省政府確定的水資源合理開發及其他與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有關的事項。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九條 未安裝計量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安裝,并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計算的取水量和水資源費征收標準計征水資源費,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安裝的,可以對相關企業開展約談工作,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計算的取水量和水資源費征收標準計征水資源費,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取水許可證。

計量設施不合格或者運行不正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更換或者修復;逾期不更換或者不修復的,可以對相關企業開展約談工作,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計算的取水量和水資源費征收標準計征水資源費,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取水許可證。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符合法定條件的取水申請不予受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內批準的;

(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簽發取水申請批準文件或者發放取水許可證的;

(三)違反審批權限簽發取水申請批準文件或者發放取水許可證的;

(四)對未取得取水申請批準文件的建設項目,擅自審批、核準的;

(五)不按照規定征收水資源費、擅自減免水資源費,或者對不符合緩繳條件的取水人批準緩繳水資源費的;

(六)貪污、侵占、截留、挪用或拒不上繳水資源費的;

(七)未按照規定的范圍使用水資源費的;

(八)不履行監督職責,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九)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對前款第(六)項規定的被貪污、侵占、截留、挪用及拒不上繳的水資源費,應當依法予以追繳。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2006年1月12日省人民政府頒布的《湖北省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第285號令)同時廢止。

評論

轉身丷淚傾城

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20分鐘前

月神

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這充分體現了大國風范[贊][贊][贊]

8小時

我倆安生

水價又要準備漲了

半年前

相關法律條文

浙江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
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取水,是指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設施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
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
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促進水資源的節約與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
取水許可管理辦法(201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取水許可管理,規范取水的申請、審批和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取水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通许县| 安丘市| 万盛区| 黑水县| 修水县| 同德县| 卫辉市| 武山县| 南昌市| 宜城市| 遂平县| 徐州市| 如东县| 永嘉县| 南靖县| 临安市| 巴楚县| 探索| 苏尼特右旗| 龙门县| 巴彦淖尔市| 察哈| 德清县| 新绛县| 镇雄县| 华阴市| 万盛区| 连州市| 天长市| 兴安盟| 晋中市| 嘉义市| 大港区| 霍城县| 平度市| 仙居县| 石渠县| 徐水县| 腾冲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