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被反騁,用人單位是不是隨時可終止反聘協議呢?
勞動爭議四川 成都2025-08-02 13:11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可以。離退休人員與單位簽訂聘用勞務合同,因主體不適格(勞動者超過法定勞動年齡),所以與用人單位之間不屬于《勞動法》中的“勞動關系”,不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相關條款。又因離退休人員已依法享受基本養老待遇,如果支付經濟補償,則不符合經濟補償的訂立背景。 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并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人,同聘用單位沒有勞動關系,不適用與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所以,被辭退后不能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獲得補償。 退休人員返聘,同用工單位是勞務關系,只能簽訂勞務協議(合同),被辭退后,只能按照勞務協議的約定處理。當然,也可以同單位協商處理。 勞動者一般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活動而獲得收入為其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勞動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從事相關勞動活動并獲取相關勞動報酬的自然人。在勞動者達到一定年齡后,其身體健康、勞動技能等各方面都有下降,發生勞動風險的機會則有上升,已不適合繼續從事勞動,故在達到一定年齡后就應該強制退休。在強制退休之后,為保護退休人員的利益使其生活有保障,國家建有離退休制度,可領取養老保險金。就法定退休年齡各國規定不一,有的國家(如美國)沒有退休制度,只要勞動者身體健康許可,均可以繼續工作。我國由法律直接規定退休年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125號)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該規定為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不允許更改或違反。 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考慮到勞動者年老后勞動能力下降,雖然法律承認勞動者退休后仍能夠發揮余熱,但其已不再具備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資格。從社會保險關系上看也是如此,員工退休后即無須繼續繳納社保,并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一般而言,社保機構不接受一個退休員工一面享受養老保險,一面又繼續購買工傷保險(當然,我們國家有些地區允許購買工傷保險)。 因此,企業聘用退休人員的,不成立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及其他勞動法規調整,只成立民法意義上的勞務關系。 原問題:《退休返聘人員可以隨時解除合同嗎》回復于 2022-11-28 13: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