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關系走到盡頭時,離婚成為了一種選擇。而離婚方式主要有訴訟離婚和協議離婚兩種,它們之間存在著諸多差別,且訴訟離婚有著特定的程序。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
一、訴訟離婚的程序
1、準備材料:原告需要撰寫起訴狀,起訴狀應包括原被告雙方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住址、聯系方式等)、訴訟請求(如請求判決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確定子女撫養權等)、事實和理由(簡述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經過等情況)。同時,要準備好相關證據,如結婚證、身份證、財產證明、子女出生證明等,以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
2、提交起訴:原告將起訴狀和證據材料提交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一般情況下,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院審核: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后,會在 7 日內進行審查。如果符合起訴條件,法院會予以受理,并通知原告繳納訴訟費;如果不符合起訴條件,法院會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1、送達文書:法院受理案件后,會在 5 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給被告,被告需要在收到之日起 15 日內提出答辯狀。法院會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 5 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給原告。
2、證據交換:在這個階段,法院可能會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讓雙方了解對方掌握的證據情況,以便在庭審中進行質證。
3、確定合議庭成員:如果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法院會確定合議庭成員,并在 3 日內告知當事人。
1、開庭準備:開庭前,書記員會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法官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案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2、法庭調查:按照原告陳述訴訟請求及事實理由、被告答辯、出示證據、質證等順序進行。雙方當事人需要對自己提交的證據進行說明,并對對方提交的證據進行質疑和辯駁。
3、法庭辯論:在法庭調查結束后,進入法庭辯論環節。雙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就案件爭議焦點問題進行辯論,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反駁對方的觀點。
4、調解:法庭辯論結束后,法院會根據案件情況進行調解。調解是訴訟離婚的必經程序,如果雙方能夠在法院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法院會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調解不成,法院會繼續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
5、宣判:法院經過審理后,會根據查明的事實和法律規定作出判決。當庭宣判的,會在 10 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1、協議離婚:要求夫妻雙方對離婚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包括是否離婚、子女撫養權歸屬、財產分割、債務分擔等各個方面 。雙方自愿共同前往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手續,體現出較高的協商一致性和自主性。
2、訴訟離婚:往往是夫妻一方想要離婚,而另一方不同意,或者雙方在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關鍵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只能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進行判決。
1、協議離婚:程序相對簡單。雙方準備好離婚協議書、結婚證、身份證等相關材料,共同到一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經過 30 天的離婚冷靜期后,雙方再次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符合條件的即可領取離婚證,解除婚姻關系。
2、訴訟離婚:程序較為復雜。需要一方向法院提起訴訟,提交起訴狀和相關證據,法院受理后會進行審理前的準備工作,如送達起訴狀副本等。之后會安排開庭審理,在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需要進行舉證、質證、辯論等環節,最后由法院根據審理情況作出判決。整個過程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時間,尤其是涉及復雜的財產糾紛或撫養權爭議時。
1、協議離婚:夫妻雙方可以自行協商財產如何分割以及子女由誰撫養、撫養費如何支付等問題。只要雙方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尊重雙方意愿的協議內容會得到認可。
2、訴訟離婚: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由法院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進行判決。法院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夫妻雙方的經濟狀況、子女的年齡和意愿、家庭財產的來源等,以確保判決結果公平合理。
1、協議離婚:時間成本較低,順利的話在離婚冷靜期結束后的較短時間內就能完成離婚手續。經濟成本主要是辦理離婚證的工本費,費用很少。
2、訴訟離婚:時間成本高,從立案到判決可能需要數月至數年不等。經濟成本方面,除了需要繳納一定的訴訟費(根據案件涉及的財產金額等因素計算),如果聘請律師,還需要支付律師費,這對于一些當事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對于訴訟離婚的程序、訴訟離婚和協議離婚的差別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