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中醫醫院建設標準

中醫醫院建設標準

中醫醫院建設標準(衛辦規財發[2008]122號2008年6月21日)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需要,加強和規范中醫醫院的建設,提高工程項目決策
中醫醫院建設標準
(衛辦規財發[2008]122號 2008年6月21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需要,加強和規范中醫醫院的建設,提高工程項目決策與建設的科學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投資效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建設標準。
第二條 本建設標準是為中醫醫院建設項目科學決策和合理確定項目建設水平所提供的全國統一標準;是審批、核準中醫醫院建設項目的依據;也是有關方面編制、審查中醫醫院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監督檢查整個建設過程的重要依據。
第三條 本建設標準適用于建設規模在60~500張病床的綜合性中醫醫院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中醫專科醫院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可按其建設規模大小參照執行。
第四條 中醫醫院的建設必須遵循國家經濟建設的有關法律、法規,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達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區明確,為患者營造安全、便捷、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
第五條 中醫醫院的改建、擴建應充分利用原有基礎設施,認真貫徹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從我國國情出發,結合不同地區的經濟條件,兼顧實用、經濟、美觀的原則,突出中醫藥特色,弘揚中醫藥文化。
第六條 中醫醫院的建設,應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的規定,堅持中西醫并重的衛生工作方針,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區域衛生規劃和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
第七條 中醫醫院建設應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工程投資應統籌安排,中醫醫院建設用地應納入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規劃。
第八條 中醫醫院建設項目應統一規劃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發展余地。投資確有困難的可統一規劃、分期實施。建設項目經有關部門批準后,不得隨意改動。
第九條 中醫醫院的建設除執行本建設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第二章 建設規模與項目構成
第十條 中醫醫院的建設規模,應結合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衛生資源、中醫醫療服務需求等因素,以擬建中醫醫院所在地區的區域人口數確定。每千人口中醫床位數宜按0.22~0.27張床測算。
中醫醫院建設應立足于改擴建為主,在現有床位能滿足正常業務需要的情況下,原則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條 中醫醫院的建設規模,按病床數量,分為60床、100床、200床、300床、400床、500床六種。
第十二條 中醫醫院的日門(急)診量宜與所設病床數的3.5倍相匹配。具有中醫專科特色的中醫醫院日門(急)診量可按專科實際日門(急)診量做相應調整。
第十三條 中醫醫院的用房由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和藥劑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統、行政管理和院內生活服務等輔助用房組成(見附錄一)。
第十四條 中醫醫院中藥制劑室、中醫傳統療法中心、大型醫療設備等項目的用房應根據需要合理設置,建筑面積單列。
承擔科研、教學和實習任務的中醫醫院,根據其承擔的任務量,增加相應的科研和教學等設施用房的建筑面積。
第十五條 中醫醫院配套設施的建設,應堅持社會化服務的原則,盡量利用社會協作條件統籌解決。
第十六條 中醫醫院業務科室設置及病床分配比例,應按照醫院規模、工作量和技術人員的實際情況確定。一般情況下應突出中醫重點科室。
第三章 建筑面積指標與建筑標準
第十七條 中醫醫院的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和藥劑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統、行政管理和院內生活服務等輔助用房的床均建筑面積應符合表一的指標。
表一 中醫醫院建筑面積指標(m(上標2)/床)
┏━━━┳━━━━━━━┳━━━━━┳━━━━━┳━━━━━┳━━━━━┳━━━━━┳━━━━━┓
┃ ┃ 床 位 ┃ 6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建設 ┃ ┃ ┃ ┃ ┃ ┃ ┃ ┃
┃ ┣━━━━━━━╋━━━━━╋━━━━━╋━━━━━╋━━━━━╋━━━━━╋━━━━━┫
┃ ┃ 日門(急)診 ┃ ┃ ┃ ┃ ┃ ┃ ┃
┃規模 ┃ ┃ 210 ┃ 350 ┃ 700 ┃ 1050 ┃ 1400 ┃ 1750 ┃
┃ ┃ 人次 ┃ ┃ ┃ ┃ ┃ ┃ ┃
┣━━━┻━━━━━━━╋━━━━━╋━━━━━╋━━━━━╋━━━━━╋━━━━━╋━━━━━┫
┃ 建筑面積 ┃ 69-72 ┃ 72-75 ┃ 75-78 ┃ 78-80 ┃ 80-84 ┃ 84-87 ┃
┗━━━━━━━━━━━┻━━━━━┻━━━━━┻━━━━━┻━━━━━┻━━━━━┻━━━━━┛
注:1.根據中醫醫院建設規模、所在地區、結構類型、設計要求等情況選擇上限或下限。
2.大于500床的中醫醫院建設,參照500床建設標準執行(下同)。
第十八條 中醫醫院基本用房及輔助用房在總建筑面積中的比例關系,見表二。
表二 中醫醫院各種功能用房占總建筑面積的比例(%)
┏━━━━━━━┳━━━━━┳━━━━━┳━━━━━┳━━━━━┳━━━━━┳━━━━━┓
┃ 床 位 ┃ 6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 急診部 ┃ 3.1 ┃ 3.2 ┃ 3.2 ┃ 3.2 ┃ 3.2 ┃ 3.3 ┃
┣━━━━━━━╋━━━━━╋━━━━━╋━━━━━╋━━━━━╋━━━━━╋━━━━━┫
┃ 門診部 ┃ 16.7 ┃ 17.5 ┃ 18.2 ┃ 18.5 ┃ 18.5 ┃ 19.0 ┃
┣━━━━━━━╋━━━━━╋━━━━━╋━━━━━╋━━━━━╋━━━━━╋━━━━━┫
┃ 住院部 ┃ 29.2 ┃ 30.5 ┃ 33.0 ┃ 34.5 ┃ 35.5 ┃ 35.7 ┃
┣━━━━━━━╋━━━━━╋━━━━━╋━━━━━╋━━━━━╋━━━━━╋━━━━━┫
┃ 醫技科室 ┃ 19.7 ┃ 17.5 ┃ 17.0 ┃ 16.6 ┃ 16.0 ┃ 16.0 ┃
┗━━━━━━━┻━━━━━┻━━━━━┻━━━━━┻━━━━━┻━━━━━┻━━━━━┛
續表
┏━━━━━━━━┳━━━━━┳━━━━━┳━━━━━┳━━━━━┳━━━━━┳━━━━━┓
┃ 床 位 ┃ 6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 藥劑科室 ┃ 13.5 ┃ 12.1 ┃ 9.4 ┃ 8.5 ┃ 8.3 ┃ 8.0 ┃
┣━━━━━━━━╋━━━━━╋━━━━━╋━━━━━╋━━━━━╋━━━━━╋━━━━━┫
┃ 保障系統 ┃ 10.4 ┃ 10.4 ┃ 10.4 ┃ 10.0 ┃ 9.8 ┃ 9.0 ┃
┣━━━━━━━━╋━━━━━╋━━━━━╋━━━━━╋━━━━━╋━━━━━╋━━━━━┫
┃ 行政管理 ┃ 3.7 ┃ 3.8 ┃ 3.8 ┃ 3.7 ┃ 3.7 ┃ 3.8 ┃
┣━━━━━━━━╋━━━━━╋━━━━━╋━━━━━╋━━━━━╋━━━━━╋━━━━━┫
┃ 院內生活服務 ┃ 3.7 ┃ 5.0 ┃ 5.0 ┃ 5.0 ┃ 5.0 ┃ 5.2 ┃
┗━━━━━━━━┻━━━━━┻━━━━━┻━━━━━┻━━━━━┻━━━━━┻━━━━━┛
注:1.使用中,各種功能用房占總建筑面積的比例可根據不同地區和中醫醫院的實際需要做適當調整。
2.藥劑科室未含中藥制劑室。
第十九條 當日門(急)診人次與病床數之比值與本建設標準取用值相差較大時,可按每一日門(急)診人次平均2m(上標2),調整日門(急)診部與其他功能用房建筑面積的比例關系。
第二十條 中藥制劑室、中醫傳統療法中心單列項目用房建筑面積指標可參照表三。
表三 中醫醫院單列項目用房建筑面積指標(m(上標2))
┏━━━━━━┳━━━━━━━━━┳━━━┳━━━━━┳━━━┳━━━━━┳━━━━━━━━┓
┃ 建設規模 ┃ ┃ ┃ ┃ ┃ ┃ ┃
┃ 項目名稱 ┃ 床 位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 中藥制劑室 ┃ 小型500-600 ┃ 中型800-1200 ┃大型2000-2500 ┃
┣━━━━━━━━━━━━━━━━╋━━━━━━━━━╋━━━━━━━━━╋━━━━━━━━┫
┃中醫傳統療法中心(針灸治療室、 ┃ ┃ ┃ ┃
┃熏蒸治療室、灸療法室、足療區、 ┃ 350 ┃ 500 ┃ 650 ┃
┃按摩室、候診室、醫護辦公室等中 ┃ ┃ ┃ ┃
┃醫傳統治療室及其他輔助用房) ┃ ┃ ┃ ┃
┗━━━━━━━━━━━━━━━━┻━━━━━━━━━┻━━━━━━━━━┻━━━━━━━━┛
第二十一條 承擔科研、教學和實習任務的中醫醫院,應以具有高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70%為基數,按每人30m(上標2)的標準另行增加科研用房的建筑面積。
中醫藥院校的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和實習醫院的教學用房配置,應符合表四的規定。
表四 中醫醫院教學用房建筑面積指標(m(上標2)/學生)
┏━━━━━━┳━━━━━━┳━━━━━━┳━━━━━━┓
┃ 醫院分類 ┃ 附屬醫院 ┃ 教學醫院 ┃ 實習醫院 ┃
┣━━━━━━╋━━━━━━╋━━━━━━╋━━━━━━┫
┃ 面積指標 ┃ 8-10 ┃ 4 ┃ 2.5 ┃
┗━━━━━━┻━━━━━━┻━━━━━━┻━━━━━━┛
注:學生的數量按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臨床教學班或實習的人數確定。
第二十二條 中醫醫院大型醫療設備單列項目用房建筑面積參照《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執行。
第二十三條 門診樓、病房樓、醫技樓等主要建筑,宜采用框架結構。中醫醫院建筑宜以多層為主,醫院改建、擴建用地特別緊張時,可采用高層建筑。
中醫醫院建筑中的水平或垂直交通宜便捷、順暢。
第二十四條 當中醫醫院作為抗震防災的醫院時,主要建筑物的抗震要求應按乙類建筑設防。
第二十五條 中醫醫院的建筑節能設計必須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有關的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達到節能、節水、節材的要求。
第二十六條 中醫醫院50%以上的病房,應有良好的日照。門診部、急診部和病房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
第二十七條 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藥劑科室和實驗室等醫療業務用房的室內裝修應選用安全、衛生、耐用的材料,并符合下列規定:
一、頂棚應便于清掃、防積生;照明宜采用吸頂燈具;
二、內墻墻體不應使用易裂、易燃、易潮濕、易腐蝕、不耐碰撞、不易吊掛的材料;有推床(車)通過的門和墻面,應采取防碰撞措施;
三、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樓地面應采用防滑材料鋪裝;
四、所有衛生潔具、洗滌池,應采用耐腐蝕、難沾污、易清潔的建筑配件;
五、不應使用易產生粉塵、微粒、纖維性物質的材料。
第二十八條 中藥飲片貯存及質量檢測用房和設施,中成藥、輔料、半成品和成品等有相應的儲存區。以上用房應有防塵、防蚊、防蠅、防蟲、防鼠等措施。中藥制劑用房應設必要的通風、空調、除濕等設施。有條件的應設空氣凈化設施。室外下水道必須暢通良好,室內下水道應有可靠的液封裝置。
第二十九條 針灸科、推拿科等科室的中醫治療室,宜配置保持室內溫度的設施,并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第三十條 中醫醫院的診療用房和病房,宜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不同氣候區的中醫醫院應根據以上原則設置相應的采暖和空調設施。
對空氣潔凈度有特殊要求的醫療用房,應設空氣凈化裝置。
第三十一條 二層及二層以上的醫療用房宜設電梯,三層及三層以上的醫療用房應設電梯,且不應少于二臺,其中一臺為無障礙電梯。病房樓應單設污物梯。
第三十二條 中醫醫院的蒸汽、冷熱水和冬季采暖均宜采用分區專線供應。院內的管道應采取利于保養、維修和改造的措施。患者使用的衛生間下水管道口徑應按一般設計規范計算結果加大一級,并應采取防堵、防滲漏、防腐蝕措施。
第三十三條 中醫醫院必須具備不間斷供電條件,采用雙回路電源供電,當雙回路電源不能保證時應設自備電源。院區內應采用分回路供電方式。
第三十四條 中醫醫院鍋爐設施應按蒸汽和采暖設備總容量乘以高峰同時利用系數設置,且不宜少于二臺。
第三十五條 中醫醫院的建筑設計應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設,滿足不同患者對無障礙設施的需求。
第三十六條 中醫醫院的醫療廢物、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分類、歸集、存放及處置,應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
第四章 選址、用地與總平面布置
第三十七條 中醫醫院選址應在地質條件、水文條件較好的地方;應選擇在患者就醫方便、衛生環境好、噪音較小、水電源充足的地方;并應遠離托兒所、幼兒園及中小學等。同時應考慮中醫醫院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第三十八條 中醫醫院的建設用地應包括:建筑用地;道路、廣場、停車用地;綠化用地及發展用地。
第三十九條 中醫醫院總平面布置,要功能分區明確,滿足醫療、衛生、防火、防災、隔離等要求。至少應有二個出入口,以滿足安全疏散和潔污分流的要求。感染性疾病科應設獨立出入口,避免交叉感染。院內交通通道設置合理,標識清晰,科學地組織人流和物流。室內采光、色彩設計應符合醫療功能及患者心理需求。
第四十條 建筑物布置應盡量使診室、病房等主要醫療用房有良好的朝向、日照和自然通風,為患者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
第四十一條 中藥飲片、中成藥及滅菌制劑等用房的周圍環境應整潔、無污染。人流、物流、車流及醫療垃圾通道宜分開布置。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的設施應分開設置,并應遠離診療區域。
第四十二條 住院、手術、功能檢查等用房應有較安靜的環境,避免環境噪聲的干擾,特別是避免交通噪聲的干擾。
第四十三條 太平間應設于隱蔽處,與其他功能區域相隔離。太平間宜單獨設通向院外的通道,避免與主要人流出入院路線交叉。
第四十四條 營養食堂、鍋爐房、廚房、煎藥室、動物飼養房、發電機房、冷凍機房等與主要醫療用房、周圍院外房屋之間應處理好噪音、氣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第四十五條 新建中醫醫院要充分考慮醫院用車特點,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的用地面積、停車的數量,可按當地有關部門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六條 新建中醫醫院的綠地率宜為30%~35%,改建、擴建中醫醫院的綠地率宜為25%~30%。建筑密度宜為25%~30%,新建建筑容積率宜控制在0.6~1.5之間,當改建、擴建用地緊張時,其建筑容積率可適當提高,但不宜超過2.5。具體指標應以當地規劃部門所規定的指標為準。
第五章 設備配置
第四十七條 中醫醫院的設備配置應遵循下列原則:
一、一般醫療設備的配置,應按綜合醫院醫療器械裝備標準和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的規定執行。
二、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應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的可能并按《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三、中醫藥專用設備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配置。
四、中醫特色科室所需特殊診療設備,應保證專科專病的需要。
第四十八條 中藥飲片炮制加工、制劑設備及質量檢驗設備應符合國家藥監部門的有關規定。
第四十九條 中醫醫院應根據需要配置計算機網絡及通訊設備等信息系統,合理布點并預留發展余地。
承擔教學任務的中醫醫院應有一個手術室設閉路示教系統。
第五十條 中醫醫院的裝備標準,應以實用、耐用為原則,滿足功能要求。
第六章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第五十一條 新建中醫醫院的投資估算,應按國家現行有關規定進行編制。投資估算中建筑安裝工程費參照工程所在地辦公樓的1.1-1.3倍估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按工程所在地的標準執行。
第五十二條 中醫醫院工程建設工期定額可參照表五。
表五 中醫醫院工程建設工期定額(月)
┏━━━━┳━━━━━━┳━━━━━┳━━━━━━┳━━━━━┳━━━━━┳━━━━━━┳━━━━━┓
┃ ┃ 床 位 ┃ 6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建設 ┃ ┃ ┃ ┃ ┃ ┃ ┃ ┃
┃ ┣━━━━━━╋━━━━━╋━━━━━━╋━━━━━╋━━━━━╋━━━━━━╋━━━━━┫
┃ ┃ 建筑面積 ┃ 4140~ ┃ 7200~ ┃ 15000~ ┃ 23400~ ┃ 32000~ ┃ 42000~ ┃
┃ 規模 ┃ ┃ ┃ ┃ ┃ ┃ ┃ ┃
┃ ┃ (m(上標2)) ┃ 4320 ┃ 7500 ┃ 15600 ┃ 24000 ┃ 33600 ┃ 43500 ┃
┣━━━━┻━━━━━━╋━━━━━┻━━━━━━╋━━━━━┻━━━━━╋━━━━━━┻━━━━━┫
┃ 建設工期 ┃ 8~12 ┃ 16~24 ┃ 22~28 ┃
┗━━━━━━━━━━━┻━━━━━━━━━━━━┻━━━━━━━━━━━┻━━━━━━━━━━━━┛
注:1.建設工期指從基礎工程破土開工起至全部工程結束并達到國家驗收標準止的時間。
2.嚴寒地區可適當延長工期,但最多不超過規定工期的20%。
3.本建設工期為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值。由于各地施工條件不同,允許各地在15%幅度內調整。當有一層地下室時工期增加1~2個月。
第五十三條 中醫醫院工作人員的編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中醫醫院的特點,床位數與人員編制的比值,一般應控制在1:1.3-1.7,承擔科研、教學和實習任務的中醫醫院,以臨床編制人員數量為基數,可按適當的比例另外增加編制。
各中醫醫院可根據自己的醫療特點,適當增加或減少各類工作人員的比例,以適應中藥調劑、專科建設、醫院發展等需要。
附錄
中醫醫院基本用房及輔助用房組成內容
1.急診部:內科診室、外科診室、婦(產)科診室、兒科診室、骨科診室、中醫治療室、留觀室、搶救室、輸液室、治療室、醫護休息室、辦公室、護士站、收費室、掛號室、藥房、化驗室、放射室等。
2.門診部:(1)內科診室、外科診室、婦(產)科診室、兒科診室、皮膚診室、眼科診室、耳鼻咽喉診室、口腔診室、腫瘤診室、骨傷科診室、肛腸診室、老年病診室、針灸診療室、推拿診療室、康復診室、門診治療室、中心輸液室、中醫換藥室、體檢中心。(2)感染性疾病科(診室、掛號、收費、化驗、放射、藥房)。
3.住院部:住院病房、產房等。
4.醫技科室:檢驗科、血庫、放射科、功能檢查室、內窺鏡室、手術室、病理科、供應室、營養部(含營養食堂)、醫療設備科、中心供氧站、核醫學科、介入室、核磁共振室、辦公室、休息室等。
5.藥劑科室:中藥飲片庫房、西藥庫房、中藥調劑室、西藥調劑室、臨方炮制室、中成藥庫房、中成藥調劑室、周轉庫、門診藥房、住院藥房、中藥煎藥室、辦公室、休息室等。
6.保障系統:鍋爐房、配電室、太平間、洗衣房、總務庫房、通訊機房、設備機房、傳達室、室外廁所、總務修理、污水處理房、垃圾處置房、汽車庫、自行車庫等。
7.行政管理:辦公室、計算機房、中醫示范教學培訓室、圖書室、檔案室等。
8.院內生活服務:職工食堂、浴室、單身宿舍、小賣部等。

評論

太陽是我啃圓的i

中醫不適合中醫醫院模式存在,私人個體中醫診所才是中醫得以存在,延續發展的平臺

半年前

晗在心里的鹿

從醫資格把中醫打了個半死,對待中醫應該承認他的博大精深而且還應該和西醫區別對待!

半年前

滄海難為水

不能把西醫的白大掛子穿到中醫身上,也不能用西方的建筑文化建造中醫院,更不能把西醫的“+”用作中醫院的標牌,中醫院應當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特色。

半年前

狹路相逢瘦者勝

祖國國粹肯定得??發揚光大,年輕人學習中醫藥專業的孩子趕上了好政策

半年前

倦容

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應該傳承

半年前

相關法律條文

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建設驗收標準 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建設驗收標準(1993年9月1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根據憲法發展我國傳統醫藥的規定和“中西醫并重”的衛生工作方針,為了加快我國中醫醫院的建設與發展,為九十年代中
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建設驗收標準 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建設驗收標準(1993年9月1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根據憲法發展我國傳統醫藥的規定和“中西醫并重”的衛生工作方針,為了加快我國中醫醫院的建設與發展,為九十年代中
全國中醫醫院醫療設備標準(試行) 全國中醫醫院醫療設備標準(試行)(1984年5月23日衛生部)為了促進中醫藥學術的發展,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使現代化的科學儀器更好地為繼承、發揚中醫藥學服務,特制定《全國中醫醫院醫療
全國中醫醫院醫療設備標準(試行) 全國中醫醫院醫療設備標準(試行)(1984年5月23日衛生部)為了促進中醫藥學術的發展,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使現代化的科學儀器更好地為繼承、發揚中醫藥學服務,特制定《全國中醫醫院醫療

律師最新回復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叶城县| 南涧| 通榆县| 新昌县| 酒泉市| 特克斯县| 江陵县| 石景山区| 内江市| 筠连县| 库伦旗| 池州市| 轮台县| 重庆市| 读书| 启东市| 唐海县| 宜宾县| 阿合奇县| 庆阳市| 通城县| 天水市| 石泉县| 桃江县| 昌乐县| 疏附县| 台南市| 吉隆县| 象州县| 麻江县| 五华县| 南昌县| 临颍县| 大宁县| 崇信县| 孝义市| 滨州市| 崇礼县| 勐海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