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中小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試行“德育導師制”的意見
2025-08-02 13:13
308人看過
導師
學生
導師制
蘇州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中小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試行“德育導師制”的意見(蘇教政宣〔2010〕42號)各市、區教育局(教育文體局、教育和體育局),市直屬(代管)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
蘇州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中小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試行“德育導師制”的意見
(蘇教政宣〔2010〕42號)
各市、區教育局(教育文體局、教育和體育局),市直屬(代管)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按照“教好每一個學生”的目標和創建“全員參與與個別輔導相結合”德育工作體系的要求,決定在全市中小學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試行“德育導師制”。試行意見如下。
一、試行“德育導師制”的目的與意義
1.建立“德育導師制”是學校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痹囆小暗掠龑熤啤钡哪康脑谟?,有效組織“德育導師”對學習上、品行上、生活上、心理上存在問題和困難的學生提供具體幫助,對學有所長的學生提供具體指導。
2.建立“德育導師制”是對當前班主任工作的豐富和發展,有利于構建全員育人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德育工作體系。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明確,班主任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學校要將班主任對班級的全面管理與德育導師對受導學生的個別教育有機整合,使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發揮教育的整合效應。實施德育導師制的學校不得取消班主任,不得削弱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原則上應擔任導師組的首要協調人。
3.建立“德育導師制”也是當前發展校園志愿者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有利于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服務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各學校要將實行“德育導師”與校園志愿者服務結合,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并使之成為創建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抓手。
二、德育導師的基本素質和主要職責
按照“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學力輔導、特長發展”的要求,德育導師應具備以下素質:一是良好的政治品德和高尚的師德修養;二是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三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能力。學校應當根據自愿、公開的原則,通過組織教師自愿報名、征求學生及家長意向的程序,實行師生雙向選擇的方法選聘德育導師;也可根據學生的特殊需求面向社會選聘志愿者特別是學生家長及“五老”人員參加。
德育導師的職責是:(1)關心受導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幫助并指導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2)關心受導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3)關心受導學生的學業進步及特長發展,指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4)指導受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生活,引導他們參加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5)經常與受導學生家長及其它科任教師溝通,協調各方面力量幫助他們成長。
三、德育導師的工作原則
德育導師工作原則:一是發展性原則。導師的工作必須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導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二是個性化原則。導師要認真分析研究受導學生的情感、智能、興趣、愛好等特點,促進學生的特長和個性發展。三是人本化原則。導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受導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真誠關愛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四是漸進性原則。導師要根據受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道德水平和認知基礎,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與學習能力。五是整體性原則。學校要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德育導師組,發揮團隊的力量開展指導工作。
四、德育導師工作的管理
1. 德育導師制的組織建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要是對學校實行“德育導師”工作進行指導。學??稍诘掠ぷ黝I導小組領導下,明確分管領導和職能處室,具體落實德育導師的組織與管理工作;還可根據《蘇州市志愿者條例》的要求,建立校園志愿者(德育導師)工作團。
2.德育導師制的制度建設。實行“德育導師制”的學校要建立導師聘任制度、受導學生成長檔案制度、定期談心與交流制度、工作例會制度、家校聯系制度等,使導師的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規范。
3.德育導師的獎勵機制。凡被聘任為德育導師的教師和社會志愿者均由學校頒發聘書。對受聘的校內導師要進行考核,作為績效考核和評先、評優、評職等重要條件;對聘請的校外導師可參照志愿者的要求進行考核。受聘的德育導師由各級教育部門或學校組織培訓。對優秀德育導師由教育部門或學校專門給予表彰獎勵。
以上意見,請各地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并貫徹落實。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收取學費的暫行規定
一、為推動我國職業技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多渠道籌措職業技術教育經費的原則,特制定本規定。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屬非義務教育,自1991學年起,對中等專業學校(不含中師,下同)、技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