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都喜歡網上購物,雖然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買家和賣家不在一個地方,只能通過網頁的文字描述以及圖片來了解,所以免難出現夸大或者實物與圖片不符的現象。當消費者買到假貨時,我們究竟應如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呢?買到假貨的賠償標準又是什么?
現在的人們都喜歡網上購物,雖然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由于買家和賣家不在一個地方,只能通過網頁的文字描述以及圖片來了解,所以免難出現夸大或者實物與圖片不符的現象。當消費者買到假貨時,我們究竟應如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呢?買到假貨的賠償標準又是什么?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一、消費者買到假貨時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一般來說,消費者在買到假貨時,如果是在簽收時看到它是假的,建議直接拒絕簽收。因為一旦簽收,然后再和賣家去協商就很麻煩而且有時還會面臨無法退貨退款的情況。
如果賣方不同意退款,作為買方,我們應該盡可能收集關于假貨的證據。只要我們能證明貨物是假的,請相關部門鑒定。如果證據足夠有說服力,可以讓淘寶客服介入,一般來說是會退款的。先在平臺上點擊申請售后服務,有些購買或者贈送了運費險的可以直接包郵退回,否則我們這邊需要出郵費。
如果賣方有假一賠三的特殊服務,我們也可以要求賣方賠償三倍。同時,我們也可以在網絡交易平臺上向賣方報告假貨。如果在網上購買到假貨,賣方應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交易平臺作為第三方,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二、消費者買到假貨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根據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的商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按照國家規定退貨。沒有規定或者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貨物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法定終止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并要求經營者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如果你買了假貨,你可以要求賣家退貨并收回款項。如果是網上購物,運輸等必要費用由賣方承擔。
至于賠償問題是否可以要求十倍的賠償取決于購買的商品是什么。
根據中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十倍的賠償。也就是說,購買食品屬于假貨的消費者可以要求賣方賠償十倍的價格。
對于非食品類的,賠償金額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三倍;增加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對于消費者買到假貨的賠償標準是什么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在線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