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流通工作的意見
2025-08-02 15:04
237人看過
農產品
市場
企業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流通工作的意見(湘政辦發〔2007〕67號)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流通工作的意見
(湘政辦發〔2007〕67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7〕1號)精神,加快健全我省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加強農產品流通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農產品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發展思路,努力擴大農產品市場占有份額。力爭到“十一五”末,使我省稻米、生豬、柑桔、蔬菜、茶葉、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外銷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外銷產值突破1000億元。對全省70個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和標準化建設。
二、積極培育農產品流通主體
1、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一是要根據產業布局和市場容量,認真做好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規劃編制,構建數量適度、結構合理、布局科學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各級發展改革委在農產品市場批建方面,要充分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要根據不同產品的特點,處理好產品進入市場的關系,蔬菜、花卉、藥材、水產品要加強產地批發市場建設,糧食、柑桔、茶葉要進入銷地批發市場或綜合市場。二是要在鞏固農產品市場交易功能的基礎上,拓展市場的信息功能、價格形成功能、質量安全功能、客商采購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網上虛擬市場功能。要加強市場信息發布,引導農民搞好農業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降低農民進入市場的風險。三是通過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推行標識化流通,產品分等分級,規范包裝,分區經營,嚴把農產品入市質量關。四是圍繞農產品產業發展規劃,按照分類指導、合理投入的原則,廣泛吸納各方資金支持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支持大中型農產品市場搞好信息網絡平臺、檢驗檢測設備、電子結算系統以及加工、儲藏等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推行市場標準化建設,尤其是要大力規范蔬菜、茶葉、生豬等產品的市場交易。
2、積極扶持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發展。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建立新型、高效農產品營銷網絡。利用大型流通企業營銷網絡優勢,擴大我省大米、茶葉、水果、生豬、食用油等銷售市場。整合資金,重點扶持產值超過5億元的大型企業,支持一批跨區域的大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農產品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的能力。鼓勵支持農產品生產與加工企業進入農產品流通領域,領辦、創辦農產品流通專業合作組織。
3、大力培育中介組織和發展農村經紀人隊伍。要注重支持引導壯大農民運銷隊伍,培育農民運銷合作組織,積極鼓勵生產大戶、運銷大戶領辦合作組織。要不斷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建立落實農村經紀人培訓制度,逐步提高農村經紀人素質。充分發揮中介組織和農村經紀人在銷售糧食、蔬菜、柑桔、生豬、水產品等產品的作用。通過政策扶持和強化服務,幫助經紀人不斷拓展銷售市場,擴大經營規模,改進技術手段,完善經紀功能。
三、加大農產品營銷力度
1、加強農產品市場的調查研究和信息的采集發布。重點加強對省外市場的調查研究,各地要成立專門的外銷市場研究協會,建立省外主銷市場農產品需求信息庫,加強市場信息的采集發布。積極建設糧食、油料、柑桔、生豬、水產品等大宗農產品預警系統,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引導農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2、積極建立健全農產品省外營銷網絡。各地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建立和充分利用農產品省外銷售的信息平臺、農產品流通協會等,建立健全我省農產品在外省的銷售窗口,扶持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建立連鎖店,在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設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專銷區或專柜。
3、積極推動產地與市場對接。要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新形勢,發展訂單農業,尤其要推進優質稻米、時鮮蔬菜、茶葉、柑桔、生豬、水產品等大宗農產品和一些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場(市場)地(農產品基地)掛鉤”管理,提高產業發展水平,降低市場風險,增強市場服務功能。
4、積極組織參加農業展會和經貿活動。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突出特色、培育品牌、致富農民”的原則,在抓好湖南(國際)農博會等會展的同時,以北京、上海、廣東等市場為重點,積極動員和組織省內企業參加中國農產品交易會、湖南(上海)農副產品交易會、泛珠三角農產品交易會,組織有條件的企業參加國際大型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擴大我省農產品知名度。對參加國外展會活動的企業,省財政按規定給予攤位費補貼。
5、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重點支持農產品物流、連鎖經營、直銷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積極扶持重點市場建設物流配送網絡,注重期貨市場的培育。加快大米等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建設。
四、努力擴大農產品出口
1、鼓勵開展農產品出口貿易。引導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加強農產品出口工作,對農產品出口骨干企業進行重點扶持。支持園藝產品、水產品、畜禽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擴大深加工、高附加值、特色農產品和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出口。要引進國外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促進農產品出口。
2、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根據農產品國際市場需求和我省比較優勢,加強蔬菜、茶葉、水產品、肉禽、蠶絲、中藥材等重點農產品出口基地的建設,擴大出口農產品生產規模。同時,要充分利用我省農業技術和農產品優勢,鼓勵到國外興辦實體。
3、構建與國際市場對接的農產品標準體系,強化出口農產品檢驗檢測,為出口創造有利條件。加強對農產品出口的服務,及時掌握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動態。有關部門要加快收集、整理、公布進口國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加快建立農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完善出口農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各出口農產品生產企業要按照進口國標準組織生產。支持開展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要大力創建農產品自主知識產權。注重農產品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志應用。
4、利用跨國零售企業全球采購網絡帶動出口。積極組織名優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與出口國零售企業對接,推動農產品進入跨國零售企業全球采購網絡,擴大出口。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1、明確職責。各級政府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農產品市場流通工作中的問題。發展改革、農業、商務、財政、供銷、交通、公安、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和單位認真履行職責,加大支持力度,積極解決農產品市場流通中出現的問題。
2、增加投入。各級財政部門要通過調整存量和加大增量,積極支持農產品市場體系、農民運銷合作組織建設和經紀人培訓,以及出口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發展改革、商務等部門要重點在市場體系建設、會展及經貿洽談等方面增加投入。農業部門要優化農業資金投入結構,增加對農產品市場流通工作投入。有關部門在申報省級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時,要對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給予優先支持。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資金和外資建設、改造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以及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方式和營銷業態。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推行資產重組,盤活流通業存量資產,發展股份制公司,對條件成熟的農產品流通企業,要積極推薦上市。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業銀行要為農產品市場標準化升級改造提供貸款支持。
3、優化環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政策,對在省內的107國道和322國道上的整車并合法裝運鮮活農產品的外省車輛,公路收費站點要免收車輛通行費,并將車輛通行費的收費標準和政策向社會公示。省內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政策按省政府辦公廳湘政辦明電〔2004〕119號文件規定執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工作的意見
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工作的意見(農市發[2005]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林、畜牧、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為貫徹落實
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工作的意見
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工作的意見(農市發[2005]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林、畜牧、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為貫徹落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