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弘揚“工匠精神”加強全省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2025-08-02 18:41
209人看過
工匠
企業
遼寧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弘揚“工匠精神”加強全省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17〕32號)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弘揚“工匠精神”加強全省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遼政辦發〔2017〕32號)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中發〔2016〕7號)和《國務院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國發〔2016〕56號)精神,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針對影響技術工人隊伍發展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提高技術工人素質,暢通發展通道,依法保障權益,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技術工人隊伍。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 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服務遼寧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以增強遼寧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主線、以提升遼寧企業產品質量為目的,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建立健全技術工人隊伍建設工作機制和政策措施,著力培養一批與加快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和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求相適應的,以企業工匠群體為基礎,以遼寧大工匠為代表的高技能骨干隊伍,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技能振興。
(二)基本原則。
聚焦核心領域。圍繞對接新的國家戰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挖掘經濟新增長點和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要,重點提高遼寧核心領域支柱產業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精益制造能力,發展壯大一批有基礎、有優勢、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形成優秀技術工人在不同產業、行業分布均衡、協調發展的格局。
弘揚“工匠精神”。通過落實待遇保障措施,選拔和樹立一批優秀典型和職業英雄,使技術工人“成長有通道、發展有空間、社會有地位”。大力弘揚培育精益求精的新時期工匠精神,引導和帶動全省工匠群體在生產操作一線立足本崗、愛崗敬業、苦練技能,愛家鄉、建遼寧、促振興、創品牌。在全社會形成“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輿論和氛圍。
政策統籌兼顧。突出企業主體作用,能夠移交和下放給企業的職能權限全部移交和下放。充分發揮政府宏觀引導優勢,健全完善技術工人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的政策措施并抓好實施,及時為企業和廣大技術工人做好政策指導和服務。
(三)工作目標。圍繞技術工人隊伍建設需要,優化職業技能標準等級設置,試點向上增加工匠技師和遼寧大工匠(以下統稱“工匠群體”)兩個層級,技術工人應在企業服務達到一定年限方可參評。其中工匠技師由企業自主評定和動態聘用,評定數量和聘用期限由企業自行確定,確保企業生產一線主體工種均有分布。全省每年在工匠技師中培養選拔出省政府命名的100名遼寧大工匠。工匠技師入選遼寧大工匠后,由企業根據實際實行不少于3年的聘任期,期間由企業實行動態考核,期滿后通過業績評價,可繼續參加遼寧大工匠選拔。
二、待遇措施和選拔流程
(一)待遇措施。以企業落實待遇為主體,政府激勵待遇為導向,采取省、市分級提供相應政策待遇和服務措施的方式,為一線工匠群體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弘揚工匠精神,激勵技師隊伍,留住技能骨干。
1.企業對評定的工匠技師給予聘期內每月不低于3000元的崗位技能津貼(工匠技師崗位技能津貼可計入企業成本在稅前列支,有條件的地區可由政府和企業按比例承擔)。遼寧大工匠由省政府一次性給予10萬元生活補貼,享受省級優秀專家待遇。重點推薦獲得省級及以上榮譽的遼寧大工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鼓勵各市對工匠群體在購租住房、子女上學等方面予以支持。
2.加大對技能要素參與分配的激勵力度,鼓勵企業在制定分配政策時向工匠群體傾斜。全省定期制定發布工匠技師崗位工資指導價位。引導加大人力資本投資,鼓勵企業采取協議薪酬、持股分紅等方式,試行年薪制和股權制、期權制,提高技術工人收入水平。
3.鼓勵工匠群體通過技術講座、巡回授課等帶徒傳技活動,為省內行業領域培養后備技能骨干,企業可給予相應的課時補助。
4.企業可優先為本企業培養產生的工匠群體建立企業年金和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業績突出的工匠群體,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仍可繼續聘任和享受相應待遇。
5.依托工匠群體,在省內核心產業、骨干企業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技能大師工作站(室),每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給予20萬元支持,每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站給予10萬元支持。
6.支持企業立足崗位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對開展的急需、緊缺行業的職業(工種)技師培訓和新型學徒制培訓,政府給予培訓補貼。支持開展技師培訓效果顯著、工匠技師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申報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每個入選單位給予500萬元專項支持。
7.根據企業需求聘請國外知名專家來遼開展講座和技術指導,鼓勵企業選派工匠到國內外提升技能。為技術工人技能提升搭建平臺,為遼寧產業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創造條件。
8.遼寧大工匠經過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專家評委會評審通過,可直接獲得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
9.提高工匠群體的政治待遇,注重在技術工人中發展黨員、評選勞動模范及推選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10.引導和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向一線崗位流動,具備相應技能操作水平并在本企業技能操作崗位一線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工程技術人員,可參評本企業工匠技師和遼寧大工匠,原專業技術職稱保留。
(二)選拔流程。工匠技師評價方案由企業自主設定,確定具體人選于每年3月底前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遼寧大工匠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全省企業實有工匠技師數量,核定第二年各重點領域推薦比例。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逐級推薦后,經省專家委員會評定產生具體人選,報省政府審定后命名為遼寧大工匠并落實相關待遇。
三、有關要求
(一)密切協作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統籌協調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的規劃與發展并抓好實施。財政部門要積極支持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和高技能人才項目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扶持一批有利于工匠群體發揮作用的高新園區和骨干企業。各級國有企業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典型示范作用,將工匠培養情況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業績考核內容。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抓緊研究出臺相應配套措施,并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共同做好技術工人隊伍建設工作。
(二)加強基礎工作。各地區、各企業要加強對技術工人隊伍現狀、職工培訓進展情況以及企業培訓資源等方面的統計調查,建立完善企業工匠培養的統計報告制度。密切跟蹤企業新技術新職業發展需求,促進國家職業標準與企業工匠崗位要求更加緊密結合。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要指導企業完善職工培訓制度,足額提供并使用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列支),并保證不低于60%用于企業一線技術工人。鼓勵企業開展質量素養提升行動,塑造精益求精、追求質量的工匠精神。各地區要結合實際,參照本實施意見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并細化分解,明確時限和要求,逐級落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按期高質量完成。
(三)強化輿論宣傳。各地區、各部門要創新宣傳方式,充分運用和注重發揮微博、微信、移動通信等網絡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著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強技術工人隊伍建設工作的重大意義和重要舉措,深入宣傳先進典型、特色做法和顯著成效。發揮遼寧大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工匠精神的輻射效應,大力宣傳工匠群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技術革新改造、解決生產技術難題中的突出貢獻,提高遼寧大工匠事跡學習宣傳活動的公眾參與度,擴大活動覆蓋面和影響力,在全社會弘揚和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良好氛圍。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2月20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