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虛假宣傳學區房陳女士在某小區看房時,開發商承諾該小區將建一所小學。因為兒子很快上小學了,想到日后省去了接送等麻煩,陳女士下定決心在這里買下了一套房。誰知入住了半年,小學連個影子都沒有,開發商也好像從此消失了,陳女士只好向物業服務企業反映此事。物業服務企業既不敢替業主說話,又不得不認可業主的觀點。這個小區內的業主把對開發商的埋怨都算到了物業服務企業身上。這個案例涉及幾個法律關系?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購房時需要注意哪些陷阱,本文揭秘購房八大陷阱,讓購房者了解和認識購房中的各種陷阱,做好充足購房準備。許多人是用畢生的積蓄來買房子甚至負債來置業的,在買房的過程中卻容易被開發商的種種伎倆蒙蔽了眼睛,往往在買房之后懊悔不及卻回天無力。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目前買房主要有以下幾類陷阱:步驟/方法1. 1虛假廣告設計精美的廣告經常是吹得天花亂墜,很多購房人買某一個項目的欲望首先來源于房地產商的廣告或展會上的沙盤。“樣板房”也耍花招,一些開發商利用樣板房欺騙消費者,樣板房質量、結構與實際所交房不符、裝修中利用視覺誤差、家具尺寸相對縮小等進行誤導。應對:購房者要仔細閱讀購房合同中的內容,必要時還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這樣才有保證。2. 2配套設施開發商在銷售項目時對今后的生活配套設施承諾得完美無缺,但購房者真正領取了住房鑰匙準備入住時,會發現許多的承諾并不到位。應對: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能長期免費嗎?二是調查教育設施是否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認可。三是看周圍是否有替換的配套設施。假如缺乏上述措施,一旦開發商提供的配套設施不配套,麻煩就多了。3. 3內部認購內部認購是房地產開發商不公開地預售商品房。由于內部認購的商品房價格相對較低,從而吸引了許多買房者。但一些內部認購的商品房是在開發商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的,其不受法律保護,購房者的權益也無法受到保障。應對:最好不要購買這類商品房。至于想買低價房的業主或投資者,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具有市場品牌的樓盤。4. 4物業管理開發商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損害業主的正當權益。或在一段時間后偷偷更換物業管理公司,以次充好。應對:購房者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對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屬于不合理的違反購房者意愿的附加條件。5. 5逃避債務借破產逃債是許多公司常用的伎倆。一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常常將資產轉移到另一項目中,或隱匿財產,抽逃資金,做假賬造成破產的假象,搞假破產。應對:業主可盡量選擇信譽好的開發商,要分清股東與公司的關系,同時,明察暗訪項目公司的實際財產。6. 6亂收費物業管理公司亂收費,通常表現在下列幾方面:1。超出核準的價格收取管理費。2。擅自提高收費標準,賺取收費差價。3。擅自增加項目建設,而將費用分攤給業主。應對:業主應積極參與,選出為全體業主服務的業主委員會。這樣業主委員會可以挑選信譽好的物業管理公司,或解除與信譽不好的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的合同,并有權監督物業管理公司的行為。7. 7補充條款購房者與地產銷售商簽訂的購房合同會有空白的地方作為合同的補充條款,但如果雙方沒有補充條款,就應該注意合同的空白處別讓開發商做了手腳。預防購房陷阱應對:購房者簽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處應填上自己應有權益的內容。如無需填寫時,也應畫上橫線。8. 8房產證拖著不辦有些業主買房時開發商承諾在三個月之內辦理房產證,但有時好幾年房產證依然沒辦下來。幾年來每次去找開發商,對方都有一套托詞,用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正在辦理”。應對:購房時看商品房是否“五證”齊全。即《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若不齊全,消費者購買后則可能拿不到房產證,商品房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原問題:《如何避免購房陷阱》回復于 2022-11-30 23:21:39
相似問題解答
開發商和物業欺負業主
在現實生活中,一般的住宅小區都會聘請物業公司對小區進行各方面的管理,業主需要支付一定的物業費,雙方之間形成物業服務合同關系,正是因為雙方這一種特殊的法律關系,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業主和物業產生一些糾紛,比如:物業起訴業主要求業主支付物業費;而購買房子時房屋買賣合同上是物業A,交房時物業變更成物業B,物業A與開發商的合同在主管部門備案,物業B沒有備案,物業費高服務差,業主拒交物業費,物業B把業主告了,業委會暫未成立, 業主應該如何應訴。
首先,物業公司和業主的服務協議屬于一對一的協議,而停車場收費屬于公眾收費。個人協議中不能對公眾收費進行約定。所以這份合同里對停車場收費的約定肯定是無效的。物業前期合同,是在物業項目尚未正式建成時簽署的,按照國家規定,物業前期合同簽訂后,開發小區業主對小區道路規劃的公共停車位不交服務贊,強行進行小區和堵大門物業怎么處理合法
常見的物業糾紛案件中,大多數業主會因小區物業公司服務不到位而拒絕繳納物業管理費。那么,業主拒絕交物業費的理由有很多,以下這個理由成立嗎?理由:找不到停車位案例:業主王先生于2004年購買了一套位于A小區的住宅后,就一直住在這個小區。時隔多年跟物業和開發商之間的賠償問題,小區試消防管道,造成業主木地板浸泡
物業公司是依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維修、保安等物業服務的,因此物業公司是否承擔責任要看其是否違約。根據合同的約定,物業公司應對小區的公用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修繕的義務。下水管被堵造成了損失,首先要弄清楚下水道被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是相關法律熱點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