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人自拍视频,青青青草视频在线,欧美二区不卡,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新政發〔2013〕1號)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區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農產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
(新政發〔2013〕1號)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區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是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多年來,經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農業標準化實施范圍逐步擴大,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快速推進,“三品”認證工作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但總體上看,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仍處于整體提升后容易發生問題的敏感期,安全隱患和制約因素仍然較多。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自治區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辦法》和《新疆質量興新發展綱要(2011-2020年)》規定,現就加強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力度,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支撐能力,提升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目標任務。逐步健全自治區、地(州、市)、縣(市)三級農業標準化推廣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三品”認證監管體系和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農業投入品質量抽檢制度等制度。到2020年全區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95%以上,主要農產品均實現標準化生產,安全指標達到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產地農產品檢測率達到100%,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農產品檢測率達到100%,蔬菜、瓜果、糧油作物產品、畜產品和水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6%以上,批發市場、超市農產品標識覆蓋率達到98%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總體水平達到全國中等偏上,嚴防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
二、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
(三)加大標準化體系的研制和推廣力度。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農產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研發,完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標準體系。強化農業標準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普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產業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行業協會在推行農業標準化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探索和創新“政府推動、市場拉動、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農業標準化推廣模式,提高農業標準化的應用率和覆蓋率,力爭做到農業生產標準進村入戶。
(四)加強標準化種養基地建設。以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為主體,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示范養殖小區(場)、優勢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和無規定動植物疫病區建設。抓好出口農畜產品區域布局,建設高標準出口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確保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十二五”期間,自治區將扶持創建50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100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500個“三品”生產示范基地,各地也要建立各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示范區。
(五)做好“三品”認證工作。按照“數量與質量并重、認證與監管并舉”的原則,堅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工作“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積極引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積極申報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加快GAP(良好農業規范)、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認證步伐,每年認定農產品生產基地不少于400個,認證無公害產品不少于500個,3年內基本完成蔬菜、瓜果、畜產品、水產品以及糧油生產基地縣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加強證后監管,強化認證產品標識管理,落實質量抽檢、產品公告、市場監察、企業年檢、應急預案等監管制度,抓緊完善退出機制。積極培育農業品牌名牌,加大品牌整合、誠信體系建設力度,增強新疆農產品整體競爭力。
三、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
(六)完善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認真落實《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強化自治區級農產品檢測機構的風險監測能力,加快建立地(州、市)、縣(市)兩級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完善鄉鎮農產品速測站(點),強化人員培訓,完善檢測設備,提高檢測能力。支持、引導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企業、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早夜市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站(點),開展自律性檢測工作。
(七)加強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檢。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監督抽查和風險評估制度,啟動自治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工作,每年至少要對包括15個地州所在城市在內的40個以上縣市、每個縣市進行4次例行抽檢,重點地區、重大節日前要增加對重點產品的抽檢頻次。組織制訂適宜本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方案,突出做好主要種(養)基地、屠宰場、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的農產品進行例行檢測和重點抽查。
(八)建立應急預警機制。加快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將“米袋子”、“菜籃子”主要農產品納入風險評估計劃,對風險隱患實施定點動態跟蹤監測評價。制訂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行自治區、地(州、市)、縣(市)、鄉(鎮)和涉農企業五級聯動,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確保突發事件處置及時有力。
四、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九)強化監管機構建設。按照“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布局合理、專業齊全、運行高效”的原則,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能力建設,健全地(州、市)、縣(市)兩級監管機構,改善監管條件,保障執法經費,配備必要裝備,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大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力度,可依托現有農技推廣機構,通過加掛牌子、明確職能、充實人員、完善設施,安排1-2名專職人員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力爭今明兩年內實現全區所有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全覆蓋。
(十)加強投入品監管。深入開展農藥及農藥殘留、獸藥及畜禽產品違禁藥物濫用、水產品藥物殘留等專項整治工作,健全重要農業投入品質量檢測制度,嚴厲打擊各種制假售假行為,杜絕違禁藥物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從嚴處理各類違法生產和經營行為,逐步解決“菜籃子”、“米袋子”產品高毒高殘留農(獸、漁)藥、重金屬超標、濫用生長激素問題。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激勵制度,研究推進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對執行農產品生產檔案和農藥投入品管理制度較好、例行監測多次達標的生產企業、生產基地、經營組織給予傾斜支持。
(十一)建立監管長效機制。抓緊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技術認定管理辦法》等,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行為。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作為農業行政執法的重要內容,強化綜合執法,加強執法力量,完善執法手段,逐步完善教育、管理、監督、處罰、應急“五位一體”監管長效機制。探索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監管效率和監管水平。
五、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十二)建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按照建立農產品生產檔案制度、包裝標識制度、銷售臺賬制度、產地準出檢測制度的要求,重點建設蔬菜、水果、牛奶、肉品等產業“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平臺,實現農產品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的目標。加快制定《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證明管理辦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統一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證明和追溯模式。加大對經營者的宣傳培訓工作,增強其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意識。
(十三)推行產地準入、準出管理。加強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抓緊制定《農產品市場準入辦法》等制度措施,以首府烏魯木齊、地州所在城市、邊境口岸所在縣(市)、主要農產品主產縣(市)、人口大縣等為重點區域,以蔬菜、瓜果、畜產品、水產品等農產品為重點產品,到2020年實現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以出疆和出口的大宗產品為重點,依托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積極推行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
六、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十四)加大科技服務。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農業企業、社會團體等科研資源,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評估研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生產技術、檢測儀器的研發組裝,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步伐。加強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實現農產品生產經營檔案的電子化管理。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作為重要內容,組織科技人員深入農村,開展服務指導,推廣生態、安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投入品,規范農業生產過程,凈化產地環境,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十五)加強隊伍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檢驗檢測、技術服務隊伍建設,提高監管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力培養一批在風險評估、標準制定、檢驗檢測、質量認證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具有較高專業水準的專家型人才,培養一批通曉行政執法專業知識和法律法規的管理型人才,著重培養一批面向基層、面向實踐、面向生產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
七、落實保障措施
(十六)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從工作部署、組織保障、政策措施、機構建設上全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多部門聯席會商制度,理順關系,整合資源,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機制。
(十七)加大資金支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其工作經費納入公共財政支出范圍。自治區從2009年起,每年安排5000萬元經費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及檢驗檢測工作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農業標準化、農產品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三品”認證等工作,各地要相應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對基礎設施、監督網絡、信息手段、科技研發等方面的支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業。
2013年1月6日

評論

簡單才是美 

民從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1小時

相關法律條文

焦作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 焦作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焦政〔2007〕9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為認真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提高農產品
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 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張政辦發〔2016〕12號)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遼政辦發〔2014〕35號)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的意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的意見(新政發〔2010〕45號)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區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0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200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2004年3月16日農業部發布)農業部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以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正在逐步落實。2003年例行監測結果表明,“無公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诏安县| 格尔木市| 哈尔滨市| 杭州市| 康乐县| 鲁甸县| 甘洛县| 正宁县| 库车县| 竹溪县| 临泉县| 陵水| 龙胜| 望城县| 泾阳县| 铜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上思县| 铜陵市| 田林县| 丰台区| 历史| 赫章县| 天台县| 会泽县| 嘉兴市| 夏河县| 怀宁县| 灵武市| 高碑店市| 玛沁县| 尼玛县| 土默特右旗| 美姑县| 忻城县| 双牌县| 东乡族自治县| 屯昌县| 中山市| 洪湖市|